王吉美:书斋内外皆风景
记者 李慧
王吉美,80
后女
博士,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虽年纪轻轻,王吉美已是《权力大未来》等多本著作的译者,并成为“500名教师支教”计划项目中我校援疆第一人。对她来说,书斋内外,皆有风景。
“翻译是学习的过程”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被誉为“软实力之父”。2011年,其扛鼎之作The Future of Power拟被译成中文,王吉美成为了这本书的译者。
此时的王吉美,已翻译了《一本书读懂美国财富史》、《中美国》等多本著作,翻译经验丰富,水平获得业内认可。同时,王吉美拥有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
提起这本书的翻译过程,王吉美笑着说,“有时会觉得累,也时常熬夜。但是,翻译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能有机会这样仔细地研读一本著作,我收获很大。”一本几百页的学术著作,王吉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交上了漂亮的答卷。
2012年3月,《权利大未来》中文版出版,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同志向广州市全市领导干部推荐学习。2012年12月,应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邀请,王吉美作为“广州市机关读书讲坛”主讲嘉宾,为广州市机关党员干部作了 “从软实力到巧实力:网络时代的权力与安全”的主题讲座。
一次援疆行,一世新疆情
随着教育部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500名教师支教”计划的出台,我校成为教育部9所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成员单位。2012年,在我校支教教师的选拔中,王吉美踊跃报名,并成为“500名教师支教”计划项目中我校援疆第一人。“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能丰富自己的阅历、也能用我所学为石河子做点事情。”王吉美说。
2012年5月,王吉美来到新疆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大学是国家“
211
”
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但其地处偏远,师资相对薄弱。在支教期间,王吉美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开设了6场商务英语方面的讲座,并积极参加教师们的学术沙龙、教学研讨活动。
在教授《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时,王吉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谈判,在“实战”中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12年7月,石河子大学致函我校,肯定王吉美老师的支教工作:“支教期间,王吉美老师克服气候、环境带来的不适,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支教任务。”
现在,王吉美和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们仍然通过电话、邮件保持着联络,学生们常向她咨询在北京考研、工作的问题。
无论是在一尺见方的小书桌,还是在几千公尺外的边疆,王吉美都积极而努力地开拓出了一片天地。“青年教师该不断丰富体验,充实自己。”王吉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