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箐箐校园

“澳门独立电影在北京”巡回放映活动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 2009年10月14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何天齐)为了迎接澳门回归十周年,由我校澳门学生联合会与经贸院主办的“澳门独立电影在北京”巡回放映活动于1014日晚1830在我校求索楼第四大教室举行。

澳门独立电影是由一群澳门的艺术家拍摄的影片,承载了浓郁的澳门文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不断有人举办放映活动。现在,借澳门回归十周年的机会,这些鲜活的影像又被重新搬上银屏。本次放映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亚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我校作为拥有澳门学生联合会的北京四所高校之一,成为了分展区。放映活动中主要播放了澳门独立电影《澳·土》。

活动开始前主办方介绍相关背景

本次巡回活动所播放的电影《澳·土》所介绍的是存在于澳门的一个特殊群体——土生葡人,即原来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与华人在澳门所生的混血后代。从他们的长相、生活习俗,都能看出中西交汇的影子,他们的存在是澳门回归前后活的证明。但随着澳门回归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过去历史的逐渐淡忘,他们的现状越来越堪忧。摄像机深入到了土生葡人的生活小细节,从点滴中记述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为了挽留这一种特殊的交汇文化而所做的一切。

“我们的孩子和现在的这一代大都忘记了我们的特殊性,他们更愿意在海外而不是回来和土生葡人团聚。”在电影里,一个六十岁的老人说道,他的脸上是深深的忧虑。“每一次回来的变化都很大,我离开的时候澳门要比现在破旧得多,可供人工作的职务也很少,所以我不得不去国外,这些年我去过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但我每年都会回来看看我的家人和朋友,以及还留在这里的土生葡人。只要体力允许,我还会回来的。”

土语作为土生葡人惯常的交流方式,已经被渐渐淡忘,现在年轻一代的土生葡人,对于土语的印象只剩下老一辈在他们小时候的说着土语的记忆。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记述了第八、九代土生葡人如何举行活动,来提醒人们,勿忘文化。“文化这种东西很珍贵,但往往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知道应该珍惜。”影片的最后一个老人动情地说。他有着中国人黄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却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虽然我不知道我们死后这种文化会不会消失,但我们只能做到最后一刻。”

放映活动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前来观看影片的学生,来自英语学院的鲁嘉艺在谈到为何要来参加这个活动时说,此前她去过澳门,对那里的文化很感兴趣,所以想来看看。她今天看到了具有澳门本土特色的电影,感觉收获很大。

澳门学生联合会会长陈嘉敏介绍说,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一部电影来放映,是因为这一部电影不仅反映了澳门在回归前后的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最具有澳门的特色。土生葡人这种文化群体对于澳门来说是罕见而珍贵的,值得我们了解与尊重。她同时介绍说,这次放映活动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的前期活动,在此之后,我校还会举办澳门回归十周年的相关图片展览,以及卡拉OK大赛、联欢会等等。作为一个身在贸大的澳门学生,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将澳门的特色与历史传播给祖国其他地区的学生,让他们更加了解澳门,这也是对澳门回归祖国的最好纪念。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