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华英才》:(杨杭军)像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灵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9日 编辑: 张新云

(来源:中华英才 2025年5月)

【记者】 王玉君 高岚岚

优秀本身就是一个闪光的词,当你跟闪光的人在一起,你不仅会被他们的光芒照耀,也会渴望成为那样的一束光。而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贸大)就有这样一位优秀闪光的人,他像一束光照亮着学生学业攀登的路,也像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他就是贸大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杨杭军。

农家小孩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

1981年,杨杭军出生在浙江绍兴诸暨枫桥镇新杨村,父母都是农民,只有小学文化,小时候杨杭军是在村里上的小学,学校条件很差,当时学校只有一个教室,一个老师。读到小学三年级后,父母又把他送到镇上的一所小学--枫桥镇小。在镇上他第一年住在亲戚家,小学四年级时便开始住校,之后就读于镇上的一所普通初中——枫桥镇中。

虽然农民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小学和初中学校条件都比较一般,但杨杭军学习并不费力,在数学上更是表现出天赋异禀,上初中时不仅参加了全国数学竞赛,而且获得了一等奖(成绩位列浙江省第八名)。凭借这样的殊荣,上高中时,杨杭军被特招到浙江省重点中学——浙江省诸暨中学。

杨杭军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他如愿考进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在浙大读书期间,杨杭军很早就决定大学毕业后要读研究生。

大学毕业后,杨杭军没有参加工作,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申请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数学系运筹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虽然留学费用昂贵,但杨杭军无需给父母增加负担,凭借自己的成绩,他获得了学校给的全额奖学金。“在留学期间,我做过助教,给本科生辅导和批改作业。等后来读博时,奖学金更高,我还能教课挣钱,差不多一年能有2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收入,生活绰绰有余。”杨杭军说。

在UBC数学系读研究生时,因为有几门课要到该校商学院去上,这使得杨杭军发现商学院的课程更有意思,于是,读完硕士后,杨杭军接着就读了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并选择了与本、硕专业较为相关的运输经济学、物流管理专业。

“以前,我一直学数学,没怎么学过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到商学院后补了很多课。别人上课两年就可以,我要上两年半。”虽然顺利拿到了UBC商学院的管理学博士学位,但杨杭军并不愿意留在国外工作,他觉得还是回国到大学教书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就这样,杨杭军选择学成回国了。

对于回国,杨杭军从不后悔,他坦言,在国外,文化差异较大,作为外来人很难被认可,参与国家层级重大战略和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少,而回国则能够有更大的舞台,可以参与更多重要的政策制定和课题研究。

杨杭军参加北京市朝阳区政协某次会议时留影

杨杭军在贸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言

对学生严爱相济的好老师

回国后,杨杭军马上加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从2011年工作至今。在贸大,杨杭军努力工作,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表现十分出色,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按学校规定,教授一年只需要教两门课,包括至少一门本科生课。作为院领导,他本无需额外承担教学工作,但他却主动扛起教学重任,每年精心开设5门课程,其中包括3门本科生课程与2门研究生课程。在本科生教学板块,他为中国学生开设了运营管理、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两门课程;同时面向外国留学生讲授供应链管理,采用全英文教学。而2门研究生课程同样面向留学生群体,均采用英文授课,充分展现出他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出色的语言能力,以及对教学工作的热忱与担当。

杨杭军讲课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评价8次在全院排名前10%,多次获评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师徒、“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因突出的教学成果和立德树人成效,他入选中央组织部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还作为骨干成员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由他领衔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获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

问及讲课有什么方法,杨杭军说:“其实也没什么独特的方法,我觉得教学是良心活儿。一堂课45分钟,我可以花两个小时准备,也可以花两天准备,甚至更长时间。我觉得只要真正在教学上用心了,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很重要。虽然已经很熟练了,但我每次上课前一定会把课件再过一遍。只要认真备课,学生肯定能体会到。”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或学业困难的学生,杨杭军既要尽量帮助他们,又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像春雨润物无声般默默给予支持和帮助。学生对严爱相济的他,信任日渐深厚并愿意向他敞开心扉。在教学工作中,无论哪一门课程,杨杭军都会在第一节课清楚地告诉学生们他的打分规则,并在评分时对学生一视同仁,客观地给出分数。

杨杭军荣获“贸大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他坦言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指导的学生表现出色——他们成功在国际A类期刊发表论文,用亮眼的学术成果为这份荣誉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杨杭军还凭借其出色的教学能力成功入围2024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并最终获得第八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

从2021年1月杨杭军担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之后,因行政工作事务繁忙,所以减少了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数量。目前,杨杭军指导两名硕士生和6名博士生。有时因为工作太忙,杨杭军只能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业上的相关问题,不忙的时候就约学生到办公室交流一下,让学生们汇报一下一周的工作研究,谈谈研究了什么、有何困难,然后杨杭军会给学生进行指导。有时学生也主动找杨杭军,询问:“自己做的方向值不值得研究”“如果做这个研究以后能不能发表”“这个研究做博士论文选题合不合适”。对此,杨杭军会给他们说出具体的意见,告诉他们“这个研究能做或不能做”。对他带的研究生,杨杭军会给学生悉心指导,明确研究方向,学生研究后就定期向他汇报研究情况,他会悉心指导并对学生完成的论文初稿提具体的修改建议。

杨杭军始终秉持“严爱相济”的育人理念,为了学生的成长,他可以说没少操心。他曾有个博士生小马,深陷论文发表的泥沼,心态几近崩溃,不仅怀疑自己的学术能力,更因担心无法满足毕业要求而陷入持续性失眠之苦。面对小马如此困境,杨杭军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学术上对她严格要求,从选题的敲定、研究方法的选取到论证逻辑的构建,均给予详尽细致的指导,倾力为她打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另一方面,积极关注她的身心健康,尽量多与她谈心沟通,耐心倾听她的迷茫与困惑,鼓励她永不言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我持之以恒的悉心指导下,小马历经两年多的艰难跋涉,在连续被拒稿5次后,终于成功在一个SSCI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一成果不仅让她基本达到博士毕业要求,更大大舒缓了学业压力,让她重拾自信。此后,一鼓作气的小马在博士毕业前再次发力,在另外一个SSCI期刊上又顺利发表一篇论文,后续还荣获贸大优秀博士论文奖。”杨杭军说,小马后来凭借扎实的学术成果,成功入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并在三年内就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小马的成长轨迹清晰印证了严爱结合育人理念的强大力量,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教育学生之路,唯严爱相济,方能真正助力他们成长成才,让其在人生之路上行稳致远、阔步向前。”杨杭军感慨:“人就是这样,一个坎如果迈过去了就迈过去了。”

从教以来,杨杭军共指导学生完成本科学位论文62篇、硕士学位论文75篇、博士学位论文12篇,其中获得校级优秀本科论文1篇和优秀博士论文3篇;指导的学生中有2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他和学生合作完成的论文发表于多个国际一流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工业经济》等,且获得教育部第八届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五届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十七届世界航空运输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奖、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空运输学会年会最佳论文提名奖和第十二届计算交通科学国际研讨会最佳论文奖等。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全球可持续供应链学生竞赛中荣获银奖、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中摘取一等奖。

陈若天是2021级贸大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生,他说:“做杨老师的博士生很幸福。学业上,尽管他教学科研与行政工作繁忙,但始终严格要求我,经常与我联系督促学业和研究进度。生活中,他更是慷慨大方,每月至少2000元的‘导师津贴’让我安心学术不用兼职。杨老师的严格和关爱如春风化雨,滋润我成长,让我能在国际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并获得国家奖学金。经他推荐,我顺利获得了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教职,即将于今年7月入职,我将怀揣感恩在教育之路前行,不负他的期望。”

杨杭军在给学生们讲课

深研学术,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杨杭军在教学上的成功离不开他深厚的学术造诣。问及人生成功的经验,杨杭军谦逊地说:“成功也谈不上,反正我觉得自己还算比较顺利的……如果说成功,我觉得第一个我肯定感谢父母。因为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对我很支持,就是不管我做什么决定都支持我。”杨杭军认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智库)三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比如,我在科研上做的案例在教学时就能用上,而且学生很喜欢听,因为你用的是最新的一手资料。”杨杭军表示,自己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产业经济学和供应链管理,做得最多的是交通运输物流这一块,尤其聚焦于中国的交通物流问题。

近几年来,杨杭军每年都到山东港口集团进行调研,每一次调研,他都会带领博士生团队,携手其他教师共同前往,以团队协作的力量深入探索行业发展脉搏。为深入调研,杨杭军带领团队赴该集团所属的大部分港口码头及下属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并据此形成7个研究与教学案例,提出多项可行性发展建议。该集团采用了他们的建议,明确战略定位为打造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除了在贸大的工作外,杨杭军还承担了许多社会服务工作。他是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首席专家、教育部首批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基地骨干成员,此外,杨杭军还是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贸大支社主委和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经济委副主任。平日里,杨杭军收到的各种课题约稿应接不暇,还经常作为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英语频道、人民日报、英国广播公司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嘉宾接受采访。

在学术方面,杨杭军可以说是国内运输经济领域研究的青年领军人物,在业界有很大的影响力,担任着世界航空运输学会中国分会主席,SSCI一区学术期刊Transport Policy (《运输政策》)副主编,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顾问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港口产业发展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等学术兼职。国家相关部委或北京市相关部门将交通物流领域的许多课题研究交由杨杭军去做。对此,他坦言,他只在自己熟悉领域里提出各种政策建议,而且主要是基于他的学术研究。“我只写自己真正了解且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否则很难产出有价值的稿子。”他撰写的多份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被国务院和北京“两区”建设方案采用,被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批示,被全国工商联和全国政协采用。这些研究成果对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作为贸大的运输经济学科带头人,杨杭军积极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2019年,作为核心成员申报的物流管理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作为核心成员申报的供应链管理和金融学双学士学位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23年开始正式招生。2024年,作为核心成员申报的物流管理和国际贸易学双学士学位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正式招生。这些年来,杨杭军主持了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包括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级别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标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战略与实施路径研究》。他发表了60余篇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论文,获得了教育部第七届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

对于年轻学子,杨杭军给出了三点建议:“在我看来,大学生应具备三种重要品质:首先是自信,面对困难时尤其要相信自己。读博时,我是从数学系转专业过去的,国外读博有淘汰机制,要进行博士资格考试,只有两次机会,淘汰率可高达三分之一。我第一次博士资格考因大意、准备不充分未通过,当时压力巨大,因为只剩一次机会。但我坚信只要好好准备就能通过,第二年全力以赴,最终顺利通过考试。其次是责任心。当下不少人选择躺平,这不可取。我身为大学教授,教学是首要职责,要确保教学质量。行政工作也是如此,既然接手就要全力以赴。作为领导,不仅要带头干,还要有想法、有思路,有责任心。最后,是要有执行力。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执行力。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只要方向正确,就要想办法解决。只要认为事情值得做,就要付诸行动……” (宋天雅、唐粒同学参与采写)

杨杭军在央视财经频道电视节目中接受采访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