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新华财经》:(卞洋、裴怡宁)以压降综合融资成本为抓手,保持小微企业信贷供给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1日 编辑: 张新云

(来源:新华财经 2025-07-02)

7月2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卞洋等在《新华财经》发表《以压降综合融资成本为抓手,保持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文章。以下为文章内容。

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三季度,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进入2025年,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加剧,也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近年来,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4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政策利率分别下调1个、0.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随之稳步下行。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3%,较2024年下降0.33个百分点,自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9个百分点。“普惠金融-小微指数”最新数据也显示,小微企业融资价格指数2025年一季度继续下行至66.73点,环比下降2.08点,同比下降3.86%,处于低位运行状态。

2025年5月,我国推出一揽子“稳市场稳预期”金融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政策利率再次下调0.5个、0.1个百分点;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力争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强调“降低小微企业实际承担的综合融资成本”,同时,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亦在专栏中提出“促进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企业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可分为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历经多轮降息后,企业利息成本已处于历史低位;此时,包括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在内的非利息成本,逐渐成为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非利息成本涉及多个收费主体,收费名目多、不透明,层层叠加,导致企业实际感知的融资成本高于利息成本。小微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弱,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更加严格,更倾向于提供短期贷款。而短期贷款会增加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迫使其频繁支付各种手续费、管理费。为获得长期贷款,部分小微企业被迫转向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等融资成本更高的渠道。

为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压降综合融资成本势在必行。明示综合融资成本是前提。中国人民银行从2024年9月起在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川五省试点开展了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银行会同企业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即“贷款明白纸”),清晰、真实、全面展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透明度、适配度。《报告》披露,截至2025年一季度,试点地区完成对27万笔、1.53万亿元贷款的明示综合融资成本工作。担保费是非利息成本的“大头”,压降综合融资成本可从担保费率开始。2025年初,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提出地方政府以多种方式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保本微利运行,合理收取担保费,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压降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贷款明白纸”与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等增量政策,为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提供了有力支持。非利息成本的有效缩减,将鼓励小微企业信贷需求释放,同时有利于保持小微企业信贷的有效供给。

(作者:卞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裴怡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附原文链接:

https://www.cnfin.com/zs-lb/detail/20250702/4261292_1.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