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时代高度的中国历史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11-26 记者:张清俐)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历史学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学术大发展时代。历史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历史学工作者需要承担起怎样的时代使命?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回应时代需求 解决现实问题
受访学者在回顾我国历史学40年取得的成就时满怀激动和自豪。在山东大学教授赵兴胜看来,如同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时期。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史学研究队伍显著壮大,史学生产力空前强盛;学术环境极大改善;学术成果极大丰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小锋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的重大史学工程,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大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中华儒藏工程、边疆研究工程、抗战研究专项工程等项目的启动和推进,对于历史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和牵引作用。曾侯乙大型墓葬、郭店楚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等大量考古新资料的出土和发现,给历史学研究者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大惊喜”。与此同时,历史学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得到交叉创新,如非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得到重视并被利用,历史学与各专门学科相互渗透并形成互鉴共赢格局。
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历史学在回应时代需求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历史研究在回应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关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形成连绵不断的研究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左玉河举例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求史学界关注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问题并提供历史借鉴,从而在史学界兴起了研究中国西部开发史的热潮;1998年的抗洪救灾行动引起的新一轮治水高潮,要求史学界担当起研究中外历史上水患及其治理的责任,从而在史学界掀起了水利史研究热潮;“非典”的袭击引发了人们对医疗卫生问题的关注,瘟疫史、疾病史、公共卫生史研究随之兴起;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催生了史学界对于环境史、生态史的研究;边疆问题引发了史学界对于中国边疆史的研究;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史学界立刻给予学理支撑并做出积极回应,同时深化了对于中国古代与中亚关系史和海上丝绸之路史的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历史学呈现出在方法更新和研究积累方面都不断走上更高台阶的发展面貌。”四川大学教授陈廷湘表示,社会发展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复杂、越广泛、越深刻。历史研究的兴趣总是与现实问题高度关联,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更切近的历史参照,成为中国史学界的新兴大潮。
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在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中国当前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历史学应注重研究各民族国家实现社会现代转型、发展社会经济、参与国际事务、谋求民族国家利益的历史进程,注重研究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与趋向,注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智力支撑。”陈廷湘表示。
历史学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始终致力于以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作为今天的镜鉴。赵兴胜认为,当代史学界要扎实开展学术研究,深入总结中国五千年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陈廷湘也表示,历史学者应秉持求真精神,通过深入研究,尽可能揭示历史演进的客观进程,取得规律性认识,为中国人民认识当代的发展道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照。
严肃的历史科学还肩负着塑造民众正确历史观的使命。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孟钟捷看来,历史学者需要树立起为人民群众写历史、讲历史的意识,用心学习古今中外历史普及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实现“专业研究与普及教育相结合”,为建构一种健康向上的公共历史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赵兴胜也表示,历史学者需要承担起普及历史知识的光荣使命,以正确的历史观塑造共同的文化信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除了从事高深学术研究,历史学者还必须努力探索各种轻松活泼、适合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历史教育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如何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史学界的研究重点。张小锋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受到欧美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国际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研究不够。一些人对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缺少了解,其阐释常常陷入各种误区,影响了各国民众对于中国的认识。如何让世界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和接受中国,是摆在历史学者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
赵兴胜提出,历史学者可以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智慧与经验。中华文明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如“天下大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等,对于构建新时期国际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而如何发掘这些思想,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变,则有赖于包括历史学者在内的众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大会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许多中国历史学者在此次大会上崭露头角,彰显了中国历史学的学术贡献。然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时代命题,我国历史学者必须承担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历史使命。
左玉河认为,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历史学的优良传统,将当代中国历史学的根基建立在深厚的民族史学传统之上;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合乎逻辑的马克思主义新阐释,以促进历史学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还必须强化当代中国的历史学理论研究,尽快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具体的历史研究,这是今后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
在赵兴胜看来,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才能强化问题意识,提升思维水平,深化历史研究,把握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在外部环境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学术评价体系在学术风向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乃至决定性意义,同时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努力把“史无定法”的学术共识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张小锋也提出,应破除哲学社会科学“以西为贵”的魔咒,构建科学的历史学评价机制。
陈廷湘认为,就学科发展而言,中国史学界既需要保护和发展传统优势学科,也要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历史资料建设的不足仍然是历史学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重大制约因素,未来需要加大历史资料的开放利用度。要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加强理论方法创新。要倡导平等的学术争鸣,优化学术评价体系,为学术精品的诞生和勤恳耕耘优良学风的形成创造良好环境。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www.cssn.cn/index/index_focus/201811/t20181126_47811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