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发展”:有界和无界发展的有机统一
王强 邓慧慧
(来源:《北京日报》2018-11-26 第17版)
“减量发展”是贯穿“十三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其主要特点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
城市的边界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决定的开发边界;另一方面是由知识、技术等无形要素及其衍生品作为要素决定的发展边界。增长有极限,发展无边界。要实现边界的拓展,就必须培育“打破边界”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创新。“有界”和“无界”统一的关键在于加快建立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石的城市创新体系,以改革创新驱动北京“减量”发展,寻求经济发展的空间新动力。
第一,加快建设城市创新体系。经济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减
量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增强发展动力的核心在创新。城市创新体系在本质上是建立在报酬递增基础之上的集成性、系统性、开放性、成长性的知识创新的生态系统,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就是要形成知识、技术、信息、文化、制度等无形要素在政府、企业、市场、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国内外环境之间流动顺畅、有效交流的局面,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创造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加强平台建设,鼓励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围绕重点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推动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以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引导科技创新方向,强化事关发展全局的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水平,为“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布局奠定坚实发展基础,为首都经济赋能。
第二,强化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当今产业发展趋势是以智能制造为先导,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政府部门需要适应这种产业融合的趋势,北京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大力推动云制造服务,支持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无形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升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第三,积极融入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家全面对外开放格局,探寻和创新地区合作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上的新突破。报酬递增来源于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梯度明显,“一带一路”带来的经济效应正是以中国为“雁首”的新“雁阵”模式产业转移。北京应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同欧洲发达国家关键技术与沿线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扩大开放形成连贯统一的要素市场、资本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等,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实现规模经济和生产率的大幅提升。鼓励北京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到科技实力较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引导鼓励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其他园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共建一批特色园区,促进科技资源互联互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共建园区内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创新型企业。
第四,强化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分工和专业化。近年来,产业分工出现新特点,即产业转移由单一产业向复杂产业链分工方向发展,这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产业分工形态,以往的产业单项转移转变为依托包括价值链、物流链、功能链、信息链在内的产业链共建。目前京津冀产业合作以垂直型分工为主,未来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北京企业外迁,应着力推动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按照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和园区进“圈”的主线,以“缺链补链、短链拉长、弱链加强”为思路,同时在转移过程中对产业链上的资源、技术、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整合,实施由点到面、由面到网的全方位区域内产业链共建。对内开放的京津冀最具向心力,对外开放的京津冀最具竞争力。
(作者分别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8-11/26/content_300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