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中国会否成为其他国家争相效仿的数字经济转型范本?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19日 编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1-01-15)

中国正处于教育体系大规模转变以及为新型数字经济和自动化经济服务提高各种技能的前夜。这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的专家们在新报告中得出的结论。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中国能够顺利让国民为这种转型做好准备,那么它将成为其他国家经济变革的模型。中国是否为在不久的将来发生这一切做好了准备? 为何需要技能“革命”?

报告中说,为了继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在2050年使人均GDP达到所有高收入国家人均GDP的70%,那么中国需要职业技能领域的革命。

为推动此种革命发生,教育体系必须发生重大转变,而这也涵盖已经就职的成年人。

中国是否做好了职业技能革命的准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民提醒大家,中国政府规划中已经提到了经济结构现代化和重建适应这一点的教育体系。但这对快速飞跃来说未必足够: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在适应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一直在规划这件事情。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会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细节。包括教育模式从应试向研究型和创新型转型,还有企业的研发经费重视等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宏观上我们有做出规划,但是中观和微观层面却还没有完全重视起来,有些应对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勇在评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时也指出,中国目前尚未做好实现教育体系全球转变以培训新型职业人才的准备:

“实际上这种转变发展地很快,但是我们在培训方面还没有迅速跟上。特别是农民工和制造业的一线工人,他们面临的转型升级是需要政府花费相当力气去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就业规模在下降,虽然是全球规律性的一个趋势,然而我国目前第二产业仍需大力发展,同时很多城市和地区又在大力转向服务业经济,这也就会导致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有很多人面临失业和就业困难的问题”,——王智勇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数字化”,对教育科技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而且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全球性大流行的发生和大规模转向远程教学,这个过程在加强。但这个过程具有硬币的另一面。

谁会因经济数字化而生活艰难?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专家们指出,在未来10年内,普通工人需要花费87天掌握“自动化”。对3.31亿名农民工来说,他们22%——40%的工种都处于风险区域。与此同时,每名工人平均需要40个工作日来习得新的能力和技能。

“我认为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包括制造业的一些低技能岗位,是很容易面临职业的转型问题,尤其是那些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所替代的岗位。比如银行的一些柜员就被ATM机甚至是手机银行所取代,人们若是没有复杂的业务就无需再去柜台办理。而像外卖员和快递员这类岗位,由于工作相对比较灵活,又不无过高的职业技能要求,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的从业人员,并且应该会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就来自于从制造业出来的人群。像新生代的农民工可能也不愿意去工厂做朝九晚五重复性的工作,更加倾向于进入自由的工作岗位。另外,像直播等与互联网相关的岗位,包括通过网络吸收粉丝扩大影响力等等,可能都会有愈来愈多的人加入过来,毕竟这也是一种就业的模式”,——王智勇说。

王志民认为,中低端的制造业完全转移或被抛弃应该是不可能的,毕竟国内有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除了从事制造业工作外,可能还会出现在一些比较低端的岗位,比如快递员、外卖员等。

“全球呈现东升西降的趋势”

2020年12月底,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The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atTufts University)的专家们与万事达卡公司(Mastercard Incorporated)对全球各个经济体的数字化程度进行了分析。

90个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国家进行的分析表明,中国在经济数字化增长速度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位。入围此一指标前10位的国家主要是东方国家,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伊朗、卡塔尔,以及在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殿后的俄罗斯。与此同时,在数字化发展水平方面,目前亚洲的新加坡占据世界第一位,香港占据世界第三位。

王志民说,“全球目前是呈现东升西降的一个趋势,与西方国家相比,东方国家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像中国的体制也具有自己的优势,通过东方文化能够有效地推进各项进程安排。而西方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矛盾的激化,欧美就都比较明显。并且亚洲现在更加重视合作,甚至连非洲也在合作,而西方大部分国家却在纷纷退群。”

人工智能科技以无人机、监督秩序、无人驾驶汽车、数字保健,甚至机器人服务员或机器人邮差的形式,逐步通过各行各业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不由得迫使许多人思考,这些机器人是否将占据我们所有的工作岗位。但是目前科技使机器按照明确的置入系统图工作,执行重复性的行为,而复杂且不可预测的人脑根本无法与之同日而语。

原文链接:

http://sputniknews.cn/china/202101151032891285/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