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03-27)
3月26日,“数字赋能 教育创新”暨首届教育数字化战略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教育数字化生态等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来自中国工程院、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专家参与论坛。此次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200余人到现场参加论坛,上万人观看论坛直播。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指出,发展数字教育、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有之责、应立之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忠秀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和多媒体建设,根据贸大的教育定位和办学特色提出了“ABCDEFG”的理念,即AI(人工智能)、Block Chain(区块链)、Cloud(教育资源云存储)、Digital(数字化)、Emotion(人的情感)、Future(学生的长远未来)及Global(全球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在主旨报告“虚拟现实:教育数字化的新型支撑平台”中概括了教育数字化的四大要素:教育数字化技术与平台、数字化思维与能力、数字化教学方法、数字化治理与教育教学评价。赵沁平重点谈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支撑,并以医学教学为例介绍了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赵沁平强调,在创新思维、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重在“人对人”,而不是“机器对人”,“要重视研究新技术可能对教育、伦理等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围绕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展开主题演讲,介绍了教育部推出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预期达到的5个目标,分别是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推进教师数字化标准的完善与应用、加强教师研修数字资源建设、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创新教师发展评价与管理机制。此外,任友群就目前教师群体面临的教学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指出当前线下教育资源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呼吁学界进一步关注和帮助。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要将其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站稳立正,才能真正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夯实数字化底座,建设好数字化教育体系,达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此外,陈云龙还带领与会者回顾了我国构建教育数字化、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规划和要求,详细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数字化教育转型发展提出了建议。
北京大学原校长助理、教授李晓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数字赋能、教育创新是在数据利用更具侧重点的基础上的下一次“教育+信息技术”浪潮。他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潜力是大进深、多向度的,同时也要看到潜力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李晓明认为,教育数字化要追求规模、质量、效益、公平,同时要聚焦质量与公平。他提出,在达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过程中,要避免对数据的过度依赖,要体现出反思与创新,注重日常实践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在专家论坛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薛广涛,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纪荣嵘,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石宣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蕴红,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操晓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尚学群,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黄亚继,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蔡成涛,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党委书记赵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主任杨洋,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纯杰,分别结合各院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最新进展、数字赋能教育的实践行动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分享。
附:相关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15151464921006595/?app=news_article×tamp=1679908962&use_new_style=1&req_id=2023032717224105C0F9B98F82070C3D3D&group_id=7215151464921006595&wxshare_count=2&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ource=m_redirect&upstream_biz=toutiao_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