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首都教育:“帮小朋友一把” 这名北京学生点燃了“生命火种”

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27日 编辑: 采访部1

 (来源:首都教育公众号 2023-03-25)

为挽救一位6岁白血病患儿的生命,一位贸大学子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帮小朋友一把!”。

2023年3月13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浩源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为6岁白血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陈浩源成为贸大首例、北京市第564例、全国第148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陈浩源

陈浩源说:“当一个生命在召唤你时,能给那个人、那个家庭带去希冀,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患者还是一个孩子,我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小朋友一把。”

陈浩源

2020年情人节,22岁的陈浩源与他的女友共同参与义务献血并留了干细胞样本,为这个日子留存了一份特殊的“意义”。2020年7月25日,陈浩源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2年6月13日,经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检索,陈浩源的HLA初配型与一位患者相合。2023年1月20日,高分化验与患者相合,陈浩源说服了尚有担忧的父母,毅然决定休养身体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前期准备。

陈浩源

陈浩源说:“我曾经听说过另一个叫法——‘骨髓移植’。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是很准确,听起来比较唬人。”“采集的过程就类似于血液透析,一边连接身体输出血液,中间会经过血细胞离心机,机器可以把造血干细胞提取出来,然后剩下的血液会重新输入体内。”

以下为造血干细胞知识详解

问: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答: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即定向迁移至造血组织器官)功能。它不仅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有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多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

问:所有造血干细胞都参与日常造血活动吗?

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骨髓中栖息着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但是只有约5%的造血干细胞参与日常造血活动,制造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血细胞。而另外95%的造血干细胞则处于静止休眠和备战状态。当人体因大量失血需要大量造血,或因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使工作中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时,处于休眠和备战状态的造血干细胞,会马上活跃起来参加造血活动。

问:“骨髓移植”的实质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吗?

答: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三个来源:骨髓血、外周血、脐带血。通常所说的“骨髓移植”实质是采集骨髓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只是三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之一。中华骨髓库主要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第三种方式是采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

问: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答: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近百种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瘤、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

问:为什么要进行捐献者和患者间HLA 配型?

答: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HLA分子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供者的遴选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也影响着无关或亲缘HLA全相合或错配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生存率等预后。所以,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捐献者和患者的HLA进行配型确定,从而选择与患者HLA匹配度高的捐献者进行移植。 

问:兄弟姐妹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答: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间HLA相合率为100%,非同卵(异基因)双生或亲生兄弟姐妹间HLA相合率为25%。

问:非血缘关系捐献者和患者间HLA相合率是多少?

答:人类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几百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根据中华骨髓库的数据,到2020年8月,全国捐献者数量破万,但中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百万之多。

如何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捐献有哪些注意事项?

造血干细胞对于捐献者来说,可能只是存在于骨髓静息状态的备用细胞。但对患者而言,这些细胞就是“生命火种”。捐献后,由于造血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很快恢复之前状态,因此,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为所有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点赞!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RCYqOkT1AhqIVjHmUPx8Q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