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2023-10-24)
唐宜红 张鹏杨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向世界发出清晰而明确的信号: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共赢不要零和。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发展洼地可以变成繁荣高地。
知行合一
“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目标,以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为抓手,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的国家交往新范式。
理念先行,务实为本,知行合一。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它不仅是一项顶层设计,还是惠及全球60%以上人口的切实行动。
以开放共享为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强调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是开放的客观要求和本质体现。
开放呼吁规则。“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与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维护和发展了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实现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
开放引领共享。基于“一带一路”合作机制,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中哈油气项目有力提升了中亚地区的油气开采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丰富与充实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以包容普惠为核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带来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和技术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竞争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包容要求不排他,普惠意味着不失衡。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气满满、欣欣向荣,足以证明这一重大理念、重要实践的包容、普惠特征。
第一,共建“一带一路”既吸引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涵盖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相关成员,摒弃了封闭狭隘的小圈子,超越了地缘博弈旧思维,开创了国际合作新模式。
第二,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各国在参与中获得收益但又不影响他人获得收益的“帕累托改进”,解决了传统国际体制下“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难以兼容的难题。
第三,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弥合文化冲突与失衡,为解决全球性发展不平衡提供了可行路径。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共建“一带一路”,要向创新要动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将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以绿色可持续为保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带一路”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提出“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合作理念”,再到“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共建“一带一路”的全过程。
发展重点
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坚守合作初心、牢记发展使命,深刻诠释中国的全球发展治理理念,将“一条条路”变成“通往未来的桥”。
比如,开展务实合作。
中国的制度优势、高效的产业体系、相对领先的科技水平,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坚实保障。
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应进一步聚焦需求大、意愿高的项目,注重投资软环境建设,着力解决金融支撑、投资环境、创新发展、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问题。其中,可更加关注桥梁、电力、医疗、文旅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而美”工程。
又如,推动科技创新。
强化支持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展开科研交流与合作,培育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建设完善技术示范中心和联合实验室;以“数字丝绸之路”为纽带,促进科技与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缩小“数字鸿沟”。
再如,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要深入推进商品、服务、资金、人员、数据的跨境流动开放,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营造公平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开放。
研究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协调难、仲裁难等挑战,实现跨国制度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应着力加强规则协调和争端解决机制建设。
在大的层面上,可打造“双边合作+多边机制+高峰论坛”的“三位一体”国际合作架构,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高效率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引领作用,探索构建全局性、权威性的多边合作与决策机制。
(作者分别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附:原文链接
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article/share?id=36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