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新闻 2023-10-23)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明确了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八项行动中的首条,就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之一。“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这些强调颇有深意。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请他解读“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构成与内涵。王志民是国内最早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知名学者之一,曾到访数十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考察调研,曾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丝路新秩序”的概念。
红星新闻:“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内涵是什么?此次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这里“立体”的提法较新,如何理解?
王志民:互联互通主要是有关道路运输的联通,但它不仅仅是指海陆空三个传统维度的互联互通,而是更加多维的概念。“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框架,其中的“六路”就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这些网络建设的背后目标是为了沟通各地,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涵盖了150多个国家,涉及几乎所有的洲,包括北美洲。
互联互通网络是一个立体网络,跨了数字互联互通、卫星通信联通等各个维度,涉及通讯、科技、金融和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形成一个更为综合的网络。
数字经济的崛起也是引人注目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合作在未来发展中有着关键地位,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将与其他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化合作。
以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为例,“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是有多维内涵的,物流和运输领域是一个真实入口,这是时空的立体;此外,还拓展到数字经济、金融联通,生态文明、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等等,这个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我觉得非常全面。
红星新闻:这次还提出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这又是怎样一个概念?在中欧班列中,还特别提出强调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这条路线为什么重要?
王志民: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旨在构建一条连接亚洲和欧洲的综合运输网络,将公路和铁路作为主要运输工具。核心在于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以促进跨国贸易和物流合作。
当我们说到亚欧大陆物流通道时,我们不仅考虑铁路和公路,还牵涉到港口、航运、贸易和投资等多个方面。这个综合性的发展前景在于将整个亚欧大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网络。这一网络包括陆上、水上、空中的交通线,以及包括石油管道和宽带信息传输线等。
这个新通道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首先,它将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速度和效率,将货物从中国运往欧洲,甚至南亚和东南亚,迅速实现交付。特别是公路运输在短途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公路和铁路是互补的,因此公路直达运输是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参与亚欧大陆物流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我们和参与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好处。中国可以受益于与相关国家的农产品和能源交易。这将帮助我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新亚欧大陆桥在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这个通道的多样性也很重要,因为它并不限于一条线路,它包括多条通道,这些通道连接了不同的地区。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这个通道中间路过一块“洼地”,这个地方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较弱,比如一些中亚国家和中东欧国家,它们可能在资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需要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和多元化。他们都愿意与中国合作,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可以帮助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提供机会。
跨里海通道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构想,将铁路、公路和水路连接起来,大大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提高通道的效益。这项工程不仅会加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国的联系,还将推动中亚、西亚地区以及整个亚洲的经济走廊发展。
亚欧大陆物流通道的建设将实现各个地区的经济互补性,从太平洋地区的东亚到大西洋地区的西欧,以及中间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因差异而存在垂直分工,这为不同地区提供更多机会,而且互补性将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这会产生联动发展效应,使各个地区共同受益。例如,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已经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实现了“重生”,由原来的濒临破产,到现在排名地中海第一、欧洲第四大港口。
红星新闻:在你看来,下一个十年应该往何处发展?
王志民:首先是“硬联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仍然是我们的主要建设方向。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也包括了产能合作,这些都被视为“硬联通”的一部分。道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继续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理连接,促进贸易和合作。
其次是“软联通”,即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标准在国际合作中至关重要,确保各国在合作中拥有共同的准则和基础。实际上,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过去一直和国际接轨,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标准上,现在逐渐地我们的技术上来了——以高铁为例,中国在高铁技术和标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那么,我们就由原来规则的跟随者转变为规则的引领者,为国际合作提供示范,所以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最后谈谈“心联通”,也就是民心相通。建立文化和人际联系对于国际合作至关重要。通过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我们可以加强合作的纽带,不同国家的人民更好地相互了解,从而促进更深入的合作。这次在务实合作方面,中方提出还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像鲁班工坊这样的合作,不仅增进了国外工人对中国的了解,也为中国在国外的企业培养了人才。“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我觉得这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未来十年中,这三大联通方式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中国将在国际合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硬实力方面,还在软实力和文化交流方面。
附:原文链接
https://www.sohu.com/a/730487998_11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