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光明网:(冯捷蕴)推动西方世界充分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3日 编辑: 王峥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2024-05-27)

2022年8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冯捷蕴教授团队翻译的英译本The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931-1945:A World History Perspective(以下简称“英译本”)由英国学术出版公司Paths International Ltd.正式出版。该译著分为上下卷,共48万字。该翻译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支持。

该书原著《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由历史学家、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原会长胡德坤教授带领的团队负责撰写,是系统研究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学术专著。原著是在327万字的九卷本著作《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的基础上浓缩而成。

国内外有识之士强调要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大贡献。原著作者胡德坤教授指出,二战之后中国成为西方对东方冷战的主要对象,西方因此故意漠视、矮化、贬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西方对二战的历史叙述始终存在片面性,未能如实反映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这是极不公正的。此外,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原主任拉纳·米特教授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中写道,中国在二战中艰苦斗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二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米特教授还指出,很多西方人包括很多熟悉二战历史的西方人,对中国的抗战知之甚少。他们往往觉得,中国在二战中不是一个重要的参战国;中国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中国抗战只是个小事件,对整个战争大局没有什么影响。但事实上,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贡献极为重要,西方世界应该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

英译本团队秉持向西方展示中国抗战崇高历史地位的宗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进行翻译,有效传达了原著的立场。为了提高西方读者对译著的接受度,译著团队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中英文语言转换之间的差异、历史论著的语体特点。原著历史文献丰富、直接引语众多,翻译难度极大。译著团队不辞辛劳,一一查证了书中的引文以及专有名词,如人名、军衔名、地名、机构名、会议名、条约名等等,以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在翻译书中有关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大事件、战役和战术的词汇时,译著团队参考中央编译局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对不同语境下的译法进行探讨,最终确定相关词汇的翻译方法,以使翻译准确统一而不乏灵活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译著团队将英译本的书名定为“The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931-1945: A World History Perspective”。相较于中文原著原有的英文译名“The Historic Position of China’s Anti-Japanese Aggressive War in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新的英文书名在两个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和调整。

首先,译著书名的标题新增了“1931-1945”这一时间表述,突显了中国“十四年抗战”这一重要的历史史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多次大会讲话中,都把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把十四年的抗战作为一个整体。“十四年抗战”将中国抗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审视,强调一个事实: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长期以来,大多西方学者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始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而忽视了中国从1931年起就已开始了长期的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英译本书名中突出“抗战十四年”这一时间跨度,强调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辟二战反法西斯战场的国家,有助于纠正西方世界对此模糊的、不准确的认识。

其次,英译本书名中的“中国抗战”表述定为“the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该表述依据中央编译局确定的术语指南,旨在纠正西方对中国抗战正义性的模糊认知。西方国家普遍将“中国抗日战争”称为“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第二次中日战争)。这一表述模糊了日本是侵略者、中国是正义方这一基本史实,抹灭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需要说明的是,抗日战争不宜直译为“the Anti-Japanese War”(意为“反对日本的战争”),这一表述有歧义,可能会使西方读者将抗日战争理解为中国反对日本的一场战争,而非正义的“反抗侵略”的活动。“resistance”清晰地指明“反抗侵略”这一正面内涵。因此,将“中国抗战”翻译为“the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重在强调中国开展的是正义之战。这不仅是翻译的准确性问题,更是立场和态度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中国不应成为被遗忘的反法西斯盟友。英译本的出版致力于减少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抗战的片面认知,深化其对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历史虽然久远,但贡献和功勋要永远铭记。唯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珍惜世界和平,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冯捷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跨文化研究”博士生导师、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研究生唐洁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