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大公报》:(赵忠秀)产业政策的复兴与平衡之道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5日 编辑: 张新云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大公报专栏 2025-02-14)

2024年,国际金融论坛(IFF)对贸易的现状进行了专门调研,发布了《全球金融和发展报告》,我们看到,保护主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贸易的流向。地缘政治因素也是影响贸易的诸多因素之一,例如中美贸易关系是否会继续恶化。我们学术委员会也在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比如加关税10%、25%、60%,甚至在某些领域加税百分之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也在进一步观望和分析。我们必须直面这场可能来临的风暴,并且做好应对措施。在过去三年中,全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地缘政治方面的紧张局势。我们的报告指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向新兴经济体减少了7%,相对于流向发达经济体的减少规模这个下降要少很多。同时,全球增长率仍然萎靡不振,2024年的预测增长率为3.2%,属于温和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

也有一些国家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政策,更加强调安全因素。这包括补贴的上升和其他保护主义措施,以确保国家能够保有关键的制造能力。这种趋势导致制造业供应链越来越本地化,帮助相关国家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这种产业政策的复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增进有关国家自给自足和经济韧性,但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地缘政治的支离破碎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形势。每一个国家都在强调自己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这种保护主义的再次抬头使得全球贸易更加碎片化,令全球贸易难以推动持续协调一致的经济增长。无论接下来是否会在主要经济体之间再次发生贸易战——现在我们还没有定论,但是我们必然会见证全球贸易格局进一步改变甚至重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否则大家都会是受害者。

在过去几十年中,传统经济学普遍认为不应该采取关税、进口替代和补贴等措施来选择获胜者,这似乎成为共识和常识。然而,产业政策现在又重新回归,尤其是在一些发达经济体中。是否有理由支持良好的产业政策?同时,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如何在新的补贴战中获胜呢?

我希望用一个案例帮助澄清对产业政策的误解,尤其是关于中国的产业政策。许多人认为中国政府通过这些产业政策让企业变得更强大,从而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公平。然而,真正理解中国的情况后,您会发现并非如此。我们也有非常好的竞争政策,没有竞争,企业是无法生存的。因此,产业政策的目的是指引企业做得更好,鼓励创新。例如,在中国的太阳能电池行业,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曾经是10元/瓦,现在降到了10分钱,也就是1角,成本下降了90%多,甚至到了99%。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转型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变化,因此,产业政策实际上是促进竞争的。

大家可能喜欢中国菜,但实际上我们对中国菜并没有特别的产业政策,只有竞争,哪家餐馆不搞菜品创新就得关张。没有竞争,产业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在中国,我们将产业政策与鼓励创新结合起来,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一味支持所有企业,这就是促进竞争的方式。

我们促进创新、开发新一代技术,鼓励大家搞研发投入,开发前沿技术来替代淘汰落后产能。我们的经济因此受益,甚至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崛起也展现出了国际竞争力。

现在我们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挑战,我们要保持国家安全的底线,更加依赖我们自身的供应链。技术上的一些瓶颈情况也日益严重,公私合营的关系可以提供帮助,这是一些防卫性措施,旨在保障经济安全。例如华为,它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的措施,创建生态系统以鼓励引入更多投资。我刚刚实地参观了广东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包括那些接受风险投资和种子投资的企业。一般来讲,接受风投的初创企业只有2%或更少的企业能够长期生存。然而,像华为、比亚迪去投资的技术性企业,其成长成功的可能性可以提高到20%,这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10倍。市场领先的公司所创建的生态系统能够改善整个市场环境,加之政府采取的鼓励措施,可以涵养整个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生态。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以创新引领的战略,不断努力,使我们的技术更加先进,特别要鼓励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在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关税很高,贸易壁垒普遍存在,整个世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历史呈现了很大的相似性,我们面临着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一方面,我们需要确保各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韧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开放性,继续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当前,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希望能找到平衡,以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多边贸易体制,建立统一的标准。目前,各国的标准各不相同。此外,我们需要增进公有部门与私有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签订更多的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并使之真正有效,以促进区域内贸易增长,从而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同时就产业政策规则达成共识,特别是关于补贴的问题。一旦实施补贴政策,就应考虑如何逐渐减少补贴并最终退出。关于补贴是否是良好的产业政策,这是一个挑战,但现在是进入解决问题阶段的关键时刻。

本文由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对外经贸大学校长赵忠秀为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1届全球年会“地缘政治冲突下的全球贸易新趋势”议程演讲改写而成,并授权本专栏发布。

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mp/wappoc_appmsgcaptcha?poc_token=HIRIsGejQ07EbpGLuAmudssGniSODet2vrbadnyD&target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H-zD0-aaLjXCqVvlRnS-gg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