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科教学成果回顾(一)
本报记者 康熙泽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竞争力,我校在进行全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学规律,贯彻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对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式进行了改革。
学分制改革:彰显特色育人才
2001年12月我校在深化学分制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充分酝酿、研讨的基础上,修订了《学分制管理条例》。这可以说是我校正式开展本科评建工作后的第一个动作。新的学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适当缩短或延长。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3年的情况下,完成其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并达到考核标准,同时取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2004级起为8个第二课堂学分)即可获得毕业和申请学士学位资格。新的学分制管理条例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2004年,学校再一次对第二课堂学分进行了调整,将其由原来的6分增加到8分,增加了“商务英语测试”1个学分和“体育协会活动”1个学分。第二课堂学分的调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强化素质培养,突出我校特色有重要意义。
修订《培养方案》:搭建素质教育平台
在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同时,学校进行了另一项改革、也是最为重大和最为基础的改革——2002版《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和编制。
在学校提出的专业教育向厚基础、宽口径、特色鲜明的方向转变的思想指导下,为进一步改革完善课程体系,适应学分制改革的需要,达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学校重新修订、编制了2002版《培养方案》。2002版《培养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搭建了校级公共基础课程和院系级学科基础课程两个平台。其中校级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体育、人文社科、数学、文学与艺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这样的课程设置既加宽加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培养提供了条件。同时,学校为主要学科都建设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结构,补充了许多体现学科发展方向的新课程,为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掌握扎实、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供了保证。
与2001版的《培养方案》相比,2002版《培养方案》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对总的学时学分做了适当压缩,为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以及所关注的课程、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方便。总体而言,新方案的整体设计新颖、合理,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利于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社会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本科教学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改革,也就不会有我校本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