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学工部稿)1月17日上午,学工部在诚信楼525召开“学生工作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理论研讨会暨学生工作期末总结会。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出席会议并讲话,学工部部长王强、副部长周波、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研讨会。
召开这次会议有三重目的:一、深度总结本学期学生工作,把成功的经验、深入的思考和难得的体会一起进行分享,为2006年学生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二、落实第15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学生工作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地位、作用、主要任务、工作机制、模式探讨等问题进行初探性的研讨,进行先验式的思考,完成对“构建和谐校园”认识上由“相对模糊”到“比较清晰”的转变。三、以务虚的方式,深度思考2007年学生工作的思路与构想,为精心布局2007年学生工作作好思想和理论准备。
精彩大戏落下帷幕 骄人业绩令人振奋
会议首先由王强部长回顾总结本学期学生工作。他指出,2006年是我校本科评估的“冲刺年”,对学生工作来讲是“全面检查年”。我校学生工作在背负沉重压力的情况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历经考验更显本色。
一、本科评估学风建设硕果累累,历经考验后的经验与体会弥足珍贵
从总体上来讲,本科评估学风建设在实践中形成“四点共识”、“五种精神”、“八条经验”、“十字真经”。具体来讲,本科评估学风建设的“四点共识”是:一、学风建设是系统工程,教风是关键;二、学风建设要师生互动,必须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三、学风建设是短期目标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既要把握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更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四、学风建设基础在院(系),院(系)学风建设抓好了,整体学风水平就上去了。
本科评估期间学生工作队伍和广大学生身上体现出“五种精神”:大局精神、爱校精神、职业精神、协作精神和“亮剑”精神。本科评估学风建设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培育了“八条经验”:一、建制度、抓规范;二、重教育、先动员;三、有重点、抓主线;四、分阶段、抓关键;五、靠院系、抓基建;六、成合力、不埋怨;七、精细化、有预案;八、讲艺术、不蛮干。学工部在推动本科评估工作中总结出了本科评估材料建设的“十字真经”:本科评估材料要做到“全”、“准”、“真”、“旧”、“整”、“特”、“新”、“同”、“美”、“熟”。
二、深挖思想“宝藏”,新理念、新探索破茧而生
(一)学生工作新模式、新理念浮出水面
我校学生工作在探索新思路的过程中,总结多年学生工作的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橄榄型”工作模式。“橄榄型”学生工作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变“对学生培养起点和结果的重点关注”为“兼顾起点和结果但更加注重培养过程的均衡关注”,改变一定程度上“强招生和就业,弱管理和培育”的状况;二,变“结果先导论”为“过程优先论”,更为注重对学生精细化的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三、变“工具功利型”为“和谐成才型”,营造宽松、宽容,有利学生成长成才的和谐环境,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质,使学生具备更大的发展后劲。
(二)“井字型”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实验稳步推进
1、颁布我校首个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制度。我校于2006年7月颁布实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成为我校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重要制度,成为推动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制度依据。2、推动建立学生辅导员境外学习机制。与香港城市大学学生发展处签订学生工作合作意向书,推动辅导员赴香港学习进修。3、推动院(系)学生工作展示与交流。精心组织三场、覆盖四个年级的学生工作研讨会,推动各院(系)学生工作的交流,推动深层次的学生工作研讨。4、建立四个年级的学生辅导员集体研修制度。发布了学生辅导员集体研修活动召集人名单,指导各个年级的召集人开展了五次研修活动,有效地推动辅导员集体学习制度的建立。5、完成我校首届“优秀辅导员”的评选和颁奖典礼的组织工作。6、启动党团建设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等七个类别的职业辅导员建设。
经过以上探索,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了“双横双纵”的“井字型”建设新探索的试验。
(三)学生工作新机制建设探出新路
1、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力地推动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门化。2、制定、实施学生工作部下基层调研制度,成功组织了到保险系的调研活动。3、探索建设性、深层次、规范化、体系化做好学生思想动态收集、编辑工作的新思路,会同党办创刊并组编三期《学生思想动态》。4、组建覆盖各个院(系)、各个年级的学生信息员队伍,建立常规化、全天候、零缝隙的学生舆情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机制。5、完善学生时事评论员制度,建立快捷、到位的学生评论员文章撰写和发布制度。6、建立以“校级课题和学生工作部自立课题”双线型科研课题建设机制。以积极申报校级课题为主攻点,以学生工作自立课题建设为平台,探索“双线型”学生工作科研课题建设体制。2006年校级课题申报成功2项,学生工作系统自立课题12项。
(四)学生工作组织模式、宣传模式实现转型
1、组织模式不断创新。以2006年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奖学金颁奖典礼的组织模式创新为标志,学生工作重大典礼实现了创新,由传统的表彰模式转变为媒体广为采用的“颁奖盛典”式,特邀学生主持人担任主持,邀请获奖优秀教师作为颁奖嘉宾,通过颁奖嘉宾的颁奖词与获奖代表的感言同步发布的方式实现颁奖嘉宾与获奖代表的有效互动,实现了组织模式创新。
2、宣传模式重在深度。以深度报道为典型特征的学生工作宣传模式逐步完善。2006年的学生工作宣传以创新为动力,每篇稿子都努力做到出精品,做到不仅报道事实,还要报道事实背后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实现了深度报道。
总结了本学期学生工作的新进展后,王强同志得出两点总体感受:一、只要想干事情,就一定能够创造条件干成;二、要想干好事情,就必须加倍付出。
三、冷静分析现状,把握发展方向
对于学生工作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王强认为主要表现在:一、本科评估后学生工作有了好的起点但不容乐观。二、学生工作进一步深入的难度很大,需要更有效的指导和对学生工作更高的认同。三、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很重。
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要多关心和关注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和政绩观。
关于寒假前和假期的相关工作,王强也做了相关安排。目前学生正处于期末考试时期,对于学生工作来讲是“淡季”,学生管理工作难免会有疏忽,容易产生思想松懈的可能。因此,各院(系)对做好寒假前和假期学生工作不能掉以轻心,要想全、想细,对于学生的流向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建立快捷的学生信息反馈网络。对于寒假不回家的学生,要进行摸底,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工作老师在寒假期间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多学习,多思考。
关于2007年学生工作的设想。王强部长认为,2007年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年”,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年”。做好2007年学生工作,要以学校党建评估为主线,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在本科评估整改提高上,要探索优异学生和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提高,推动校际交流;精心设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找出问题扎实推进。
热议“和谐”流行语 深思学生工作与和谐校园构建
在理论研讨环节,与会老师进行了先验性、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大家普遍认为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多个角度考量,建立多维度视角,重点把握五个和谐,即“精神和谐”、“工作和谐”、“成才和谐”、“利益和谐”、“环境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安全稳定是前提,以人为本是本质,师生和谐是根本,领导重视是关键。努力做到以稳定促和谐、以制度保和谐、以改革铸和谐、以发展得和谐。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不能违背学校的定位、“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重在建立矛盾的解决机制、完善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和谐应当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而不是空中楼阁,发展是硬道理,和谐校园构建要立足于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
王强部长在做理论研讨环节的总结时认为,各院系老师的研讨谈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说明大家是针对实际的,是有所准备的,发言的着眼点找得很准。对于和谐校园的理解,要从其内涵、背景和本质特征角度来分析。从“大和谐”来讲,和谐社会主要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三个方面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突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科学发展,人与人的和谐要求讲求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从“小和谐”来讲,主要是个体的和谐。从全球角度或者“和谐世界”角度来讲,关键在于文明的和谐。总的来讲和谐是有序的,需要有制度保障,联系到学生工作就是要加强服务意识,以人为本。
2007学生工作已经上路
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和谐的关键是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巩固不可复制的优势。通过这次会议,可以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促进今后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工作进一步做到思想领先、行动在前。
陈副书记强调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要有管理科学的机制,再次要关注各群体的利益实现,最后要做到沟通与合作,在沟通的过程中体现信息的透明化,在加强合作中体现和谐的韵律。
陈副书记指出,2007年学生工作要继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党建评估的总目标下,研究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继续深入做好就业工作。
这次会议总结了本学期学生工作,筹划了下学期的思路,对贯彻落实第15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尽早安排和部署学生工作服务和谐校园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