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科研处供稿 摄影 玉君)2007年6月14日下午,科研处在行政楼226会议室召开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会,刘亚副校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我校各院(系、部)主管科研工作的领导参加会议,科研处副处长张瑞主持会议。
科研处通报了近期科研工作的三件要事,并就申报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事宜作了布置。叶文楼处长说,我校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再创佳绩,全校共有9项课题获得立项,呈现出“两多一高”现象:与往年相比获得立项数量最多;与财经、外语类高校相比,获得立项数量是最多的高校之一;评审通过的比例相当高。叶文楼处长介绍,今年4月20日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我校张新民、石静霞、王国军三位教授荣获奖励,为学校赢得了很高的荣誉。在次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力争推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叶文楼处长还介绍到,今年4月10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费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规范和加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费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把握原则,严格执行,要做到专款专用,注重使用效益。
叶文楼处长阐述了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对加强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教育部2007年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一般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叶文楼处长要求各院系认真策划,加强组织,积极申报,强调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叶文楼处长还表示科研处将为申报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
刘亚副校长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三个方面问题:
总结经验,积极申报
刘亚副校长首先对全校近期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是推进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切实加强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提高质量为抓手努力推动我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刘亚副校长对以往成功申报科研项目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职能部门和院系在今后的类似工作中进一步挖掘潜力,不断创造新的纪录。刘亚副校长指出,为了做好今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能动性。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和主动性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要进一步挖掘、调动、保护好教师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二要组织精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我校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的成功申报,是与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精心组织分不开的,所以一定要依靠组织的力量来实现最佳效果。三要服务到位。无论是科研处还是各院系的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都要注意以人为本,都要注意积极沟通,确保认真细致,为教师成功申报科研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
提高认识,再上台阶
刘亚副校长指出,高层次的纵向研究项目对我校的学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抓住机会,把每一次申报纵向研究项目当成学科建设的重要积累,千万不要错失机会。虽然目前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创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做到合理分配,但院系要把握好主要发展方向,抓住重点工作不放松,积极策划好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把教师的主观意愿与组织安排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今年教育部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再上新台阶,为学科建设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抢抓机遇,努力发展
刘亚副校长认为,只要上下群策群力,抢抓机遇谋发展,凝练方向重创新,严把质量出精品,学校的科研工作一定会蓬勃发展。希望大家做到:
1.要有良好的态度。教学和科研是学科建设的两大支柱,要继续加强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科研为学科建设服务的意识,要端正态度,努力将口号落实到行动上。要看到兄弟院校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2.要有明确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首先要凝练学科方向和科研方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已有的优势,立足国内,瞄准国际,培育新的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我们还要建平台,抢机遇整合研究力量,使院系现有的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搭建全校性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不仅要抢抓机遇,还要创造机遇,使科研的路子越走越宽,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
3.要有细节。要抓制度建设,尤其是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建设;要抓科研骨干、带头人队伍建设,要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抓课题,尤其是各级各类纵向课题以及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横向课题。
4.要有成果。我们不仅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在科研的过程中要力争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既要创造学术新知,也要对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产生影响,还要冲击高层次科研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