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研究参考资料(二)
我校第十次党代会和党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报告和决议
(摘 编)
(一)我校第十次党代会文件选摘
1.中国共产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党委工作报告的决议(2005年7月11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经认真审议,批准王玲同志代表校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过去,分析现实,展望未来,阐明了学校发展战略,对今后五年我校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是指导我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大会认为,报告对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大会指出,过去成绩的取得,是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大会高度评价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认为校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工作决策,适应形势变化和发展要求,认真谋划发展大计,办学方略逐渐成熟,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学校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大会认为,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出牢记党的宗旨、忠于岗位职守、积极承担重任、经受关键考验、奉献智慧才华的优良风貌。这种优良风貌,是我校事业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会认为,报告提出的我校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学校师生员工的愿望,指明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大会指出,指导我校今后五年工作的战略方针是:校党委领导和团结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住重点,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大力提高学科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大学。
大会认为,报告提出的我校今后五年的重点战略任务,阐明了贯彻学校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达到事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体现出改革创新精神。大会强调指出,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学科建设是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竞争态势的需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需求、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今后五年的学科建设目标,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校师生员工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大会认为,报告关于加强和改进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部署,对于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大会指出,贯彻报告确立的战略方针,实现报告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和战略重点,按照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要求,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大会指出,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今后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蓝图,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学校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代会确定的事业发展大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和任务上来,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新一届校党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为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2.《以人为本,特色立校,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跨越式发展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5年7月10日)选摘
二、现实挑战与战略抉择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冷静分析形势变化,清醒认识学校的矛盾,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是这次党代会的主要任务。
(一)挑战与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世界经济正在融为一体,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振兴崛起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往才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时代使命。同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迅速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拓展学校发展的途径,建设高水平大学,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应对挑战方面,我校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这集中表现在我校的办学特色上。学校拥有与国际经济往来和国家对外开放紧密相关的学科群,建立了以跨文化交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体系,具有国际化办学的优良传统,并由此形成学校的品牌声誉。这是我们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宝贵基础。
但是,应清醒地看到,我校自身建设的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其中突出的矛盾是学科水平上的差距。我校的学科面较窄,学科层次尚不完整,学科总体水平与高水平大学相比有明显距离;个别专业的发展定位尚不清晰,发展能力较弱,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学术队伍规模不大,科研项目及成果总体层次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仍有缺陷;学科建设体制和机制尚未完善,资源配置效益需要提高。
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学科水平是决定学校水平的首要因素,学科层次是学校竞争取胜的制高点。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否迅速提升学科水平,全面增强学科优势,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获得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谈不上建成高水平大学。我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已经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学校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学科水平与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不解决,我校就难以提升整体层次,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学科建设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
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科建设是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竞争态势的需要。目前,全国高校都在根据形势的变化、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大力调整自己的学科建设、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面对这种形势,我校必须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学科竞争力,加快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步伐,以顺应形势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
加强学科建设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需求、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校党委要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要满足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需求。要满足共同利益需求,首先是要确立一个能够实现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标。这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就是学科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抓教学、抓科研、抓党建、抓管理、抓服务,通过学科建设事业集聚人才、培养人才、评估人才、激励人才,让每一个人都在学科建设中找到自己发展的位置,明确个人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使学校的事业发展目标与师生员工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就能够达成共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事业发展的合力。以学科建设为途径,通过学科水平的提高,扩大事业发展的空间,增加资源以满足教职工利益需求,就能够创造一种机会、资源、利益上的良性循环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确立学科建设目标,对关心解决师生员工利益、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所以,学校工作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党政管理必须树立为学科建设服务的意识,资源配置必须牢牢把握学科建设目标,人、财、物要更加集中地投向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工作必须把握时机,创造条件,尽快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跨越。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校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校党委要领导和团结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住重点,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大力提高学科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大学。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完成以下重点战略任务:
1.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学科水平。
按照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趋势与要求,以把握和发挥我校的学科特色与比较优势为原则,明确学科发展定位,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方位提升学科水平和层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建设,主要学科瞄准国内一流水平进行建设,其它学科通过凝练方向、增强实力、积累优势而积极跟进,从而提高我校所有学科在高校同类学科中的地位。
摆脱学科发展的瓶颈,加快博士点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力争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尽快增加二级学科博士点的数量。积极准备进行学科的国际认证,开发英文培养留学生项目,从而增强我校国际化办学特色,进一步扩大比较优势。
以质量第一为首要原则,以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一流水平为参照点,建立以科研、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标准指标为主线的衡量学科水平的指标体系,用于引导、监控学科建设向高水平迈进。按照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工作奖惩。
探索建立学科建设新体制,整合学科资源,按照学科建设目标进行资源配置。创建灵活高效的研究中心,冲击学术前沿,对关系到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关系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重点进行科研攻关。
科学论证学科布局,增设对我校学科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学位点,鼓励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对能够迅速提升我校学术声誉及社会影响的优势学科、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制定特殊政策予以特别支持。发挥学科优势,更好地向社会提供研究、咨询和培训项目服务,进一步提升学科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
3.全面加强科研管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优化科研管理体制,完善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建设开放、灵活、高效的科研工作平台,建设好现有科研基地,努力增加高级别科研基地、研究中心的数量。加强创新团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科研组织作用,扶持以科研项目、课题为中心的科研团队。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科研基础条件,科学整合科研资源。
凝炼科研方向,突出科研重点,瞄准一流水平,多出科研精品。提供更好的科研工作服务,引导和帮助教学科研人员更多地引进科研项目,做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与课题的申报工作,力争使我校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获得高级别科研奖项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在学术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方面不懈努力,提升科学研究的社会贡献力和实际影响力。大力拓展社会服务空间,不断加强为各级政府、企业的决策提供科研服务的力度,发展与我校具有重要历史渊源、工作联系和学科专业关系的各级政府的科研合作,努力扩大与企业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关系。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积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和驻校研究。
4.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学科建设必须依靠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必须瞄准学科建设目标。落实人才强校战略,要把人才工作目标同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事业来集聚人才。全面整合人力资源,围绕中心工作,瞄准学科建设,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党政干部队伍、教学管理队伍、教辅工作队伍和后勤管理队伍。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强校的首要任务。针对学科建设需求,制定并落实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队伍建设规划,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组建高水平的学科建设队伍,实现高端人才队伍的迅速生成。以学科建设为目标,明确选用标准和工作职责,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首的梯次分明的学科建设团队。探索建立首席教授制度。继续增加专任教师人数,公开招聘和遴选有较高学术声誉的学科带头人,积极引进优秀留学归国人才。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大力推进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创造一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健全和完善科学的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推行终身教授制度和学术休假制度。
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对教职工的培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力争使我校教师的博士化率明显提高。进一步拓宽教师出国进修提高、访问讲学的渠道。
(二)校党委十届二次全会文件选摘
1.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2006年2月9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2月9日召开。校党委委员19人出席会议,校纪委委员、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校团委书记列席会议。
校党委书记王玲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凝炼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完成本科评建任务,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奋斗》的主题报告。
会议分别听取、审议了关于我校学科建设工作、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提请大会审议的六个制度文件起草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统战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全保卫工作情况的专题发言和书面汇报。
会议认真讨论了王玲同志的主题报告,回顾了2005年校党委的工作,分析了当前我校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了2006年我校重点工作,提出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就有关问题作出如下决议:
一、工作回顾与形势分析
会议认为,2005年是校党委工作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我校第十次党代会成功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实效,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切实推进,进一步落实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案,密切了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教学科研成果进一步丰富,校园基本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校园安全稳定和良好秩序得到保障。
会议指出,2005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给我校带来四个方面的可喜变化: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明显加强,党的威信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在学校受到高度重视和普遍认同;学科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得到确立,全校重学科建设、重教学科研、谋发展、做实事蔚然成风;党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党政管理干部较好地发挥了中坚力量和工作骨干作用,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党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受到师生广泛好评。
会议认为,当前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给学校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培养适应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需要的人才提出新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党和国家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出新要求;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为培养对外经济贸易高级专门人才带来新机遇;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校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人才提出新标准。
会议指出,新形势要求我校创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形成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形成既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能体现和反映高校优秀的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应更加适应时代要求,人才培养应更直接地面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更高、更详尽的要求,对学科布局作出更科学的设计。
二、关于我校办学指导思想
会议强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建设目标为基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巩固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加速建设并协调发展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等主干学科,适度发展相关学科,在2010年之前,通过固本强基,为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1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
会议强调,为建设高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办学层次上应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适当兼顾高端继续教育;学科门类稳定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主干学科,并根据社会需要拓展学科专业,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布局;科学研究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主要方向;立足首都,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成为我国培养适应对外开放需要、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人才的基地,成为创造与传播科学新知的平台,成为解决我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智库。
会议强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关于2006年我校重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会议指出,贯彻落实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方针和学科建设要求,是本届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必须始终牢牢抓住学科建设不放松,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学科建设的更大成果。
会议强调,制订学校“十一五”规划,是我校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部署的重大行动,是落实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工作。制订学校“十一五”规划,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具体地反映校党委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把握形势要求,总结发展经验,确定重点任务,提出工作思路,明确目标和措施。
会议强调,今后一个阶段我校学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是:加大建设投入力度,高质量完成我校“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确保通过项目验收,并力争通过“211工程”三期评审。各相关单位在本年度要做好学科建设规划,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学科要按照国内一流水平进行建设,其它学科通过凝炼方向、增强实力、积累优势而积极跟进;抓住时机,力争实现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成功,创造条件力争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会议强调,本科教学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质量。所以,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是我校2006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及学校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全校师生员工应予以高度重视,奉献拼搏,志在优秀。2006年是我校本科教学评建的最后冲刺阶段,需要全校师生员工背水一战。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凝炼办学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设备利用率;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参与评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弘扬优良教风,使本科教学工作达到评优标准。
四、关于2006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会议强调,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中心工作服务,为教学科研重点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保障。2006年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完成学校教学科研重点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全面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校党委把握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及时决策,调动力量,协调步调;动员力量,集中智慧,凝聚人心,全力以赴,为实现本科教学评建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和优化中层领导班子建设的工作机制,提高校、院(处)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决策水平,提高宏观驾驭能力和决策执行力;加强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完成学校重点任务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加强学风建设;以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导,加强文化建设,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关于落实本次党委会精神
会议强调,这次党委全体会议是贯彻落实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确立我校办学指导思想、确定我校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评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任务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体现。落实会议精神,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完成本科评建任务,是我校各级党组的重要责任。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及本科专业建设目标、任务,要按照党委二次全会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进行规划。
会议认为,王玲同志向大会所作主题报告的精神,对于我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听取的有关发言、说明和汇报的内容,是符合校党委的工作精神和实际状况的,应当予以肯定。
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委员会党内情况通报会制度》、《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委员会关于发挥党员党内监督作用的暂行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规定》、《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委员会重大事项决策听证暂行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内重要信息通报会暂行规定》等文件,并要求尽快吸收党委委员们的修改意见,定稿后颁布施行。
会议强调,2006年的工作任务艰巨,事关“十一五”开局,事关学校品牌声誉。全校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要集中智慧,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完成我校重点工作任务、为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2.《凝炼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完成本科评建任务,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奋斗——在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2006年2月9日)选摘
三、关于2006年重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3.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
要实现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建设高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大学,首当其冲的是学科建设。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人才。
2005年,在我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有关学科教授、学者的努力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下,我校成功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民商法和企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实现我校学科建设上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零的突破,它意味着支撑我校主干学科的骨架进一步加强,主干学科的发展基础和空间进一步拓宽,为推进我校学科建设奠定了更好的条件。
学科发展,一是学科水平的提高,二是学科建设布局。我们要加大建设投入的力度,首先抓好重点学科建设。要高质量完成我校“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确保通过项目验收,并力争通过“211工程”三期评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要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主要学科要按照国内一流水平进行建设,其它学科通过凝炼方向、增强实力、积累优势而积极跟进,从而提高我校所有学科在高校同类学科中的地位。
从现在到2010 年,我们还有两次冲击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会,要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力争实现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申报成功;加强我校外语类学科的建设,实现学科点建设的突破,充分利用十个外语专业的联合优势,创造条件力争突破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三)校党委十届三次全会文件选摘
1.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2006年8月15日通过)
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于2006年8月15日召开。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中层单位党政一把手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王玲同志代表党委常委会向大会作主题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亚就推进本科评建冲刺阶段工作作专题发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桂军汇报了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整体验收工作。
会议经过认真讨论,作出如下决议:
一、会议认为,王玲同志代表党委常委会所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06年上半年我校重点工作和重大事件,科学分析了学校目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正确提出了2006年下半年学校重点工作的战略方针和主要任务,对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会议指出,我校学科建设的战略主攻方向,在于强化国际贸易学科优势,突出我校学科特色,促进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语言文学学科以及相关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群;建设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机构和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平台,是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手段,是我校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的战略步骤;学术团队建设是学科群建设的根本,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学术团队建设的关键;加强与国内其它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学科建设的国际合作,是加快学科建设步伐的必要途径。
三、会议强调,我校本科评建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会议要求,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评建工作的领导,加强协调沟通,凝聚人心,集中智慧;党委常委会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校评建工作领导机构尽快制定评建冲刺阶段总体工作方案,加强组织指挥;各院系应制定冲刺阶段的具体工作方案,院系党政一把手要亲自组织、督促、检查;广大师生员工要进一步提高对本科评建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高质量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大局,动员师生,凝聚力量,进一步加强党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全力以赴推进学科建设,实现本科教学评估达优目标。
会议号召,我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广大师生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艰苦奋战,为实现本科评估优秀目标、完成学科建设战略任务、加快我校跨越式发展步伐而奋斗!
2.在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2006年8月15日)选摘
三、关于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根据党代会确定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仍然是学科建设与本科评估工作。这两项重点工作的进展与效果事关学校事业发展,与全体师生员工利益息息相关,在座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全体党委委员都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确保重点工作实现目标。
1、关于学科建设的任务
(1)强化学科特色,提升学科优势,加强学科群建设。
我校第十次党代会和党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战略是特色立校、以优取胜。特色立校的根本,首先是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学科特色决定着学校的特色,学科特色决定着学校的优势。明确学科特色,理清学科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群建设,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发掘、提炼、突出学校的亮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推进本科评建,更好地迎接本科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我校的学科特色?对外经贸大学建校五十多年的历史与实践告诉我们: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语言文学学科以及信息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构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群,就是我校的学科特色。
分析我校现有学科的现状,经济、法律、管理、外国语言文学、信息、人文与社会科学、中文等等学科,单独拉出哪一个学科,都较难在全国同类院校与学科中占有竞争优势,但是,当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与分割,跨学科、跨院系整合学科优势,推进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相关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我们的优势学科就立刻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我们的各个学科就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在这一点上,国际贸易学和国际法学两项重点学科的建设及在全国同类学科名列前茅就是成功范例。我们国际经济贸易离不开外语、经济、管理、法律、电子商务、人文与社会科学,包括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我们的法律离不开外语、经济贸易、管理、电子商务、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等。同理,我们的外语、电子商务、人文也离不开经济贸易、法律、管理。这个学科群体之间关系是有机互动,缺一不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我们的学科特色和竞争优势。明确学科特色,理顺学科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群体建设,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竞争力优势,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而且有利于我们申报更多有竞争力的重点学科,同时对我们下半年“211工程”三期建设立项,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更多的经费支持产生重要影响。
(2)大力推进跨院系、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鼓励学术团队攻关。
建设跨院系、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构建院系体制之外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平台,是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我校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的重要步骤。跨院系、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应当是以科研项目、科研课题为纽带的学术研究单位,其主要任务是组建科研团队,承担综合性重大科研项目,实现学术创新,为提高学科学术水平贡献力量。
要进一步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术研究的领导作用,在学术委员会的组织下,确定科研攻关课题项目,组织校内科研项目招标,根据课题研究需求集中配置相关资源。以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作为研究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发挥科研管理作用。
跨院系、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的科研工作,同时要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参加这些学术组织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研究课题的选定,要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具有内在联系,把教学中遇到的学术问题列入科研课题,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3)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学术团队建设是学科群建设的根本。科研团队建设的关键,是学术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要制定团队建设工作规划,推出团队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手段,吸引、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杰出学者,引进、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建成一批能够承担学科建设重大攻关任务的学术团队,在加强组织引导的同时,要积极鼓励以立项攻关的方式自愿组合的学术团队。
要研究制订更好地发挥学术团队负责人作用的制度,整合人力资源,促进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人物的新的学术团队的迅速生成,依靠有竞争力的学术团队完成学术创新任务,争取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更多投入,形成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学术研究良性发展机制。
要善于利用校内校外两种人才资源,坚持培养开发和引进人才并重,做好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建设需要的紧缺人才。
(4)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学科建设的国际合作。
要适应现代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加快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接轨,加强与来自海内外的学术精英和学术大师的学术指导和交流,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学校的学术团队,了解国际经济贸易学术前沿信息及科技发展动态、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研究课题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提高学术团队的研究起点,增强创新能力。为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要继续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开展高层次的海外留学生培养项目,通过留学生培养项目开发更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建立更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从而带动学科水平的提高。
党委建议年底召开学科建设与人才强校工作会议,总结人才强校工作,研究落实和细化上述学科建设的战略和路线图。
(四)校党委十届四次全会文件选摘
1.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2007年3月4日)
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于2007年3月4日召开。校党委委员出席会议,校纪委委员、各中层单位党政一把手列席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围绕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提高领导水平,加强规范管理,推进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会议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周济部长关于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讲话要点,通报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重要文件的精神要点。校党委书记王玲同志代表党委常委会向大会作了主题报告。有关校领导分别就会议议题作了专题发言。
会议认为,王玲同志代表党委常委会所作的主题报告,分析了当前学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指出了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意义、重点和关键环节,明确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任务和措施,对推进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方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牢牢把握我校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事业发展战略原则和目标,大力进行和谐校园建设,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我校事业发展步伐的需要,是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在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中取胜的需要,是维护师生员工共同利益,凝聚人心的需要。
会议强调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题,领导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证,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推进我校事业发展的重点是: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委的领导职能和党政分工,充分发挥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校党委常委会的决策水平,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范决策的水平,提高面对复杂局面的判断力、驾驭力和决策力;完善落实常委会决策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各级党政部门的执行能力,通过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小组等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并进行制度创新的努力方向是:建立完善利益表达、沟通、协调、保障制度体系;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衡制度体系;逐步建立鼓励创新、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激励制度体系。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进一步凝练学校文化基本理念,进一步总结提炼学校精神,大力开展基层单位的和谐文化主题建设;广泛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促进学风建设,加大师德建设工作力度,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切实提高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水平。
会议要求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和贯彻这次会议的精神,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把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点,把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落到实处,团结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落实校党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学校重点工作上齐心协力,在发展中谋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为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2.在党委十届四次全会上的报告(2007年3月4日)选摘
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和关键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谐校园建设始终是伴随我们建设高水平大学全过程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准确把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和关键,对于推进当前学校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题。“社会要和谐,关键在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和谐。对我校来说,必须一切着眼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发展的成果振奋人心。所以,促进学校的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永恒主题。和谐首先要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站在发展的高度,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不同意见就能趋于统一。造成校园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终要用发展的办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以解决。当前推进发展要抓住三个重点:
第一,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产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是全校师生员工最关心、最切实、最重要的利益问题。当前学科建设的紧迫任务是增加学科点,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增补工作,继续深入完善学科建设布局。要尽快确定学校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具体行动落实方案,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步骤,突出学科特色,整合学科优势,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布局。
第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着眼于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把握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结合本科教学评估整改工作,把握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要求,细化本科教学整改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教育部将在本科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我们要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第三,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谐重在发展,发展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就谈不上和谐与发展。今年是高等学校的管理年,我们要抓住机会,认真反思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坚持严格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