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贸大活动 > 正文

贸大活动

保险学院举办“三全育人大讲堂”之保险名家讲堂:王和——普惠保险的中国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6日 编辑: 张新云

校新闻网讯(保险学院供稿)12月12日下午,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王和先生为保险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普惠保险的中国思考与实践》的专题讲座。

王和会长首先从“普渡众生、广济天下”的内涵追溯到普惠的中国文化渊源。他指出,普惠金融不仅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资源和制度保障。

王会长认为,“大数法则”和互助功能决定了保险制度具有与生俱来的普惠基因。保险业理应体现出基于互助的人性与人文关怀,更有温度,在更高层面体现公平、正义。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制度的普惠模式应该从价值转移的等量风险管理向基于价值创造的减量风险管理转变,而这需要我们合理设计保险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在当今信息科技深入渗透各行各业、计算科学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风险的认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些都为普惠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机遇。保险行业也应该借助于科技的力量,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深入洞察普惠保险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2024年5月2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王会长认为,这一文件为我国普惠保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实现普惠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摈弃过于关注行业短期商业利益的心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科技赋能做好风险减量,全面降低社会风险暴露成本,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进一步地,他还梳理了目前中国普惠保险的实践应用,分析了普惠保险未来可能的创新领域,并探讨了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扮演的角色。

王和,经济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英国皇家保险特许学会荣誉会员,国家减灾委员会第四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原中国保监会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所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导。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