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领导人圆桌峰会。“一带一路”不仅是高层会晤,更与大学生尤其是留学生们息息相关。在贸大,有来自153个国家的3200多名留学生,1500余名留学生来自61 个“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他们已然成为了沟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重要桥梁。记者采访了多名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与贸大、与“一带一路”的动人故事。(文:晨欢 记者:曾伊梵 甘海昀 霍嘉铭)
迈德:梦从惠园开始,沿“一带一路”成长
迈德(Mahdi Ebrahimi),我校2010届伊朗籍校友,目前为麦昆基金创始人、CIRI(中工源合)公司创始人兼总裁、赛龙德(北京)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CPG集团高级顾问、北京波斯波利斯餐厅所有人。
“幸会幸会!”身在伊朗的他,仍然用充满中国文化的问候寒暄。即便身在国外忙于工作,他仍欣然地接受了记者的线上专访,并表示,为贸大他总是有时间的。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在那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医典》,更有着数不清的优秀数学、文学著作。迈德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表示了对于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的热爱,能够在两个有悠久历史、瑰丽文化的国家生活发展,他感到非常荣幸。
2014年,迈德加入我校国际校友会,同年,他在北京开创了伊朗传统餐厅——波斯波利斯餐厅,从此成为一名创业者。2015年,迈德又向我校基金会捐献了五十万元人民币成立“迈德奖励金”,其中十二万元特为鼓励外语学院波斯语系学生前往伊朗留学而设。
虽然目前迈德已工作多年,但六年的贸大学习经历使得母校在他心目中如母亲一般,因此,他一直热衷于回校与学弟学妹们沟通、分享创业和就业经历。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春季国际校友交流会的第一个聚会就是在他的波斯波利斯餐厅举办的。同时,迈德作为贸大人成功传业者的典范,也为本次聚会赞助了大部分资金。“能够再次感到贸大的温暖,同时宣传伊朗的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谈到最近的热点话题——“一带一路”,迈德表现出商人特有的专业性和对于文化交流的热忱。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和金属矿石等,但自2011年底以来,伊朗的原油出口大幅下降,而迈德认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必将会有利于促进伊朗非石油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促进伊朗经济发展,协助企业家们启动其贸易计划,并促进伊朗各项建设的实施。作为伊朗的一份子,他期待着伊朗与中国在商业和文化的深入交流,也非常乐意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让伊朗能够在这一倡议中发挥重要作用。
希腊籍姐妹花:身体力行,推广中希文化沟通交流
玛丽亚、索菲亚这对来自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希腊的姐妹花,现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她们曾担任央视节目《开讲啦》嘉宾,也因为在网易直播上介绍贸大第八届国际文化节而收获了2.5万的关注量,为展示贸大风采、促进中希留学生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玛丽亚和索菲亚的中国情缘始于父亲。2010年,父亲到遥远的中国工作,常与她们讲述在中国的见解,让两姐妹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神秘有趣的国度,并最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
“希腊与中国互相尊重和包容,但彼此之间还缺乏深入的了解,作为在中国的希腊留学生,我们希望能把这个空白的部分填画得更美好。”玛丽亚和索菲亚一起用流利的汉语表达了她们对中希关系的期冀,“两个国家都是世界文明古国,都拥有许多值得探索和发现的闪光点。‘一带一路’的落实,会让两国交流与沟通更加容易实现。”
其实,近期获得贸大“2016年度对外宣传之星”荣誉称号的她们,一直致力于在校内校外推广中国与希腊文化。两姐妹是文化使者,会向贸大学生介绍希腊的神话故事、习俗文化以及经济状况;是“小老师”,面向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开设了希腊语班,丰富的课堂内容收到了很好的反馈;是网络上的“红人”,在北京和希腊都进行过网络直播,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人更新着对希腊和中国的认识。
在本次“一带一路”峰会中,两姐妹负责陪同来参与会议的希腊代表团进行参观游览。谈起与希腊代表团的交流,玛丽亚和索菲亚表现得很轻松。“他们对于中国有很多预设的印象,在真正来到北京之后,觉得很惊喜、很佩服中国的高速发展。”她们表示,在希腊,社会生活其实并不如中国便利,迅捷的手机支付及互联网购物、共享经济的施行,都是希腊政府可以借鉴学习的。
学习经济学的两姐妹谈起“一带一路”倡议,有着自己的许多见解,她们认为中国与希腊除了经贸合作,更可以加强在文化、教育、旅游业领域的合作,在目前较为薄弱的环节培养更多能掌握希腊语和中文的人才,真正使得两国的交流富有意义。希腊与中国作为西方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是世界的历史圣地,玛丽亚和索菲亚真诚地希望她们热爱着的这两个国家,能通过21世纪的新政策,获得更多的联系和合作。
林思珍:巧笑倩兮,充满活力的中泰友好往来使者
来自泰国清迈的林思珍,现就读于我校国际学院2014级金融专业,来中国已经五年的她性格开朗、时常露出整排牙齿的灿烂笑容,她热衷于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IESEC组织的成员之一。
泰国是一个佛教大国。在泰国,信教人数占总人口的90%以上,大大小小的佛寺遍布全国各地。“佛教信仰让很多泰国人都性格温和、向往安稳、喜欢继承和遵循传统而不喜欢改变,生活节奏也比较慢。”在泰国有着许许多多的华人,他们成为在泰国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林思珍表示,中泰两国文化上有太多相似点,她从小就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
上高中之前,林思珍获知的更多是中国经济不发达、泰国留学生在中国生活难以适应等负面信息,甚至有老师劝她退出中文预备培训项目。考虑再三,她还是毅然选择来北京读书。
很快,北京的高度城市化水平改变了林思珍对中国的误解。“北京的地铁、轻轨都非常方便快捷,而且每一站都有清晰的指示。”购物支付方面,在泰国,林思珍总需要先去ATM机取钱才能在商店内用现金消费,而在北京,支付宝、微信轻轻一扫,就能完成购物。“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才算真正了解了中国,对她的喜爱也越来越深。来中国学习,让我们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贸大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也让我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回忆起在中国的点点滴滴,林思珍情不自禁地露出了自己的招牌微笑。
对于共建丝路的设想,林思珍表示自己有着“泰”多期待。农业和旅游业是泰国经济两大支柱。她认为现在泰国旅游业发展得相对成熟,但是热带水果、大米、木薯等农产品的出口销路不够畅通,这就需要借助“一带一路”这一良好平台。同时,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倡议国,工业化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泰国也非常希望能从中国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中国和泰国在文化上本来就有很多互通之处,一带一路绝不是缺乏共同基础的。近年来中国和泰国的关系越来越友好,我相信来泰国投资合作的中国公司会越来越多。”
对于未来,女孩充满了信心:“在中国学到的汉语、金融专业知识和商业思维,我回到泰国之后也有用武之地。”林思珍表示,无论将来选择留在中国还是回到家乡,都会关注“一带一路”的发展,努力应用所学,为中泰贸易交往、文化交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留学生故事系列报道:
我到“一带一路”去:贸大留学生故事(二)
http://news.uibe.edu.cn/info/1412/13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