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专题

我到“一带一路”去:贸大留学生故事(二)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14日 编辑:

【编者按】5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领导人圆桌峰会。“一带一路”不仅是高层会晤,更与大学生尤其是留学生们息息相关。在贸大,有来自153个国家的3200多名留学生,1500余名留学生来自61 个“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他们已然成为了沟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重要桥梁。记者采访了多名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与贸大、与“一带一路”的动人故事。(文:晨欢 记者:曹玉鸾 刘堃 纪咏涵

刘丽霞:南洋友邦 商业信使

你好,我是刘丽霞。一开口,她流利标准的中文就顿生亲切感。夹杂着些许疲惫的嗓音,沉稳中透着暖意,正如她宽厚而不张扬的笑容。

刘丽霞与中国的缘分,与中泰友好邦交密不可分。刘丽霞1998年第一次来中国,是通过泰中学术合作项目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她在南京师范大学进修了一年汉语,2007年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从而能够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国际贸易博士学位。从开始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历史、语言、文化感兴趣,到深入了解后对中国潜在的竞争力与发展前途充满乐观预期,她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促进中泰商业往来紧紧绑在了一起。

2007年初到贸大,刘丽霞坦言,一开始她担心腼腆内敛的性格会给自己带来困扰,却没想到得到了学生与教授们的友好相待。同时,薛荣久教授成为了她的导师,给予了她很多的指导与帮助。外经贸在国际贸易专业方面独具优势,在国际交流与外贸人才输送方面做的很好。在这段求学经历中我遇见了很多良师益友,自身的专业素质也有很大提升,回想过去,刘丽霞感慨颇深。

毕业后刘丽霞回国继续在商务部常务秘书长办公厅工作,2014年她申请参加了外派工作选拔。由于留学经历,刘丽霞再一次有机会回到中国,出任泰国商务部驻华商务参赞。这一次,她更加靠近中泰商务往来的核心,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刘丽霞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中泰商业交流的无限生机。

恰逢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召开,刘丽霞负责接待泰国代表团,忙碌而满足着。泰国驻华商务参赞,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两国经贸合作、企业对接等方面的桥梁。我们赞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作为泰国驻华商务参赞,我会尽职尽责促进泰中经贸合作发展,也为实现2020年泰中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不断努力。

泰方提出的东部经济走廊发展项目,正好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也将根据外商投资行业给予投资优惠政策。作为中泰商业往来的重要桥梁,身为泰国驻华商务参赞的刘丽霞表示自己将积极致力于促进泰方企业从一带一路来和中方企业到一带一路去。“一带一路”倡议是双向互动,沿线国家能够深化合作,达成共赢,对于“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刘丽霞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海尔:七年之缘 第二故乡

如果你刮掉一个中国人的表皮,你会发现他的表皮下是个希腊人,而如果你刮掉一个希腊人的表皮,你会发现一个中国人。这是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希腊期间引用希腊著名作家卡赞扎基斯的一句名言。这名言经贸大学希腊留学生海尔参加央视节目《开讲啦》的候再一次被提到。海尔是一位在中国生活长达7年的留学生,同时也是希腊中国经济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希腊政府投资项认证审计和评还一直在国际组织和企业担任顾问这位金发碧眼的姑娘,性格里融合了中希文化,这段七年之情,使她与中国建立起了深厚情谊,中国对于她而言已经是第二故乡。

谈起与中国这七年之情开始的机缘,海尔回忆道:我第一次知道中国是通过希腊作家尼克斯·书。他在书里写到自己的亚洲旅行,中国文化,还提到中国人和希腊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深深吸引住了少年海尔,从那时开始,海尔便开始学习汉语3年后她第一次来到中国,2008年奥运会后,她在中国参加了很多活动和会议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010年,她搬家到中国,在对经济贸易大学学习,并成为第一个在对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希腊人。

2013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21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谈及“带一路”,海尔说这正是她的博士文的研究,对于“一带一路”,海尔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希腊的地理位置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来说具有战略重要性,“‘带一路对中希两国而言都是非常好的时机,以中国的中远公司在希腊最大港口投资为起点,丝绸之路创造了许多在社会、文化和经贸层面上的合作机会,使两个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创造双赢,未来,中希两国在许多方面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紧密。

七年的光阴使海尔对中国的认知由书本上的叙述变成了每天生活的。更的是,她一直不遗余力的为祖国希腊和第二故乡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谈到未来的规划,海尔表示:无论将来我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欧洲,都会继续为中希交流做些工作,让中希两国民众增加了解。她希望通过中国朋友、希腊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帮助和共同行动,去实现促进两国互惠互利的共同目标

朱利安:互联互通,且歌且行

季羡林先生有言:“德国民族是一场勤奋智慧的民族,办事治学一丝不苟的彻底性名扬世界,他们在短短的一两百年内创造的文化业绩,彪炳寰中。”金发碧眼,着蓝色衬衣干净整洁;谦逊温和,谈创意想法从容不迫。他不忘初心,且歌且行,带着将中德文化互联互通的商业理念勇敢创业,纵使前方有千难万险,一直步履坚实,走向远方。他的名字叫朱利安,一个远渡重洋,放弃德国学业求学中国的贸大留学生。

一切开始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交换生经历。在德国接受两年的大学教育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朱利安来到中国,来到北京,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交换生学习。古老的神秘国度,充裕的学习时间,这一切都让朱利安想要留在中国的心愈烧愈烈。“I just love gathering knowledge!”他用带有德语口音的英语热情洋溢地向记者说道。最终,朱利安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德国的两年学业,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重新开始了学习生活,如今,仅仅身为一名大二学生的他却已经修习完主修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四年的课程,以实际行动证明他对知识无穷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探索。

作为交换生的朱利安成功拿到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offer,进入了自己所熟悉的德国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在实习期间,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结识了修习德语并对德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中国实习生珍迪。传播德国文化,实现中德文化的互联互通,改善现如今中国大学生大多不了解德国文化的窘境,这些想法在朱利安的头脑里喷涌而出,更是与珍迪一拍即合。就这样,一个向中国大学生推销德国食品的点子应运而生。一份份商业策划、一个个团队成员、一张张Logo草稿,一个个德国面包师傅,见证了他们的心血。

终于“PRETZEL BROTHER”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张了。朱利安和珍迪两人,穿着洋溢着德意志风格的棉麻衣裤,围着印着团队设计Logo的围裙,托着盛有德国本土面包Pretzel(蝴蝶面包)的托盘,向推出德国风味、打开中国市场,迈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步。“筑梦丝路,青春作伴”,相比于建设“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德国小伙子朱利安和他的创业伙伴在中国的探索之路同样值得期待。

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在不远的未来,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秉持着“互联互通”的初心,相信为维护中泰关系发光发热的刘丽霞、中希文化交流的使者海尔、德国创业小伙子朱利安,还有在贸大生活学习的3000多名留学生们,都将会有更广阔的平台展现自己,为自己祖国的发展献力,更为中外交流事业添砖加瓦。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