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08专题报道 > 2008奥运进行时 > 正文

2008奥运进行时

奥运志愿者前线快报(18)

发布时间: 2008年09月11日 编辑:

奥运带来的一些思考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思考究竟奥运给我们大学生带来了什么?我们被奥运改变了什么? 这里,我只谈我的直观感受。

奥运给我们大学生带来了什么?

尊重和关注。作为一名高年级的大学生,一直觉得这个群体生活在一个不为人关注的角落里,社会上关于大学生的言论和图片很多都是不真实的,有很多只是我们生活的很小一部分,却被无限放大。这些报道常常令我心里疑惑,我到底是不是一名大学生?

奥运来了,主流的媒体开始给予这个群体更多关注,因为他们作为志愿者将是奥运会的主角之一。报道虽然不多,而且那些代表性优秀志愿者出现的身影会更多些。但是,这些报道已经使我很感动,不论报道的志愿者来自那所学校、不论是来自哪个场馆。只要是看到那些赞誉声,心中就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因为我自信文明,微笑,礼貌,友好的我们代表了中国一代年轻人,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这个大国年轻的表情。

奥运期间,当我穿着志愿者的服装走在公共场合,看到人们投来的赞许的眼光,看到自己在各个地方得到尊重,真的感到由衷的欣慰。

我们被奥运改变了什么?

我认为具有志愿服务的精神是我们被奥运改变最大的地方。

经过了许多培训后我们才站在一个岗位上为奥运服务,无论这个岗位具体做什么,我们都具备了一种精神——志愿服务精神。也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已经具有这种精神,也有人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只是一种随大流现象。但是,作为一名志愿者,当你在岗位上为宾客们服务时,当你对大家报以微笑时,当你佩戴上微笑圈时,其实心里都是做出了承诺——我将以自己的志愿精神服务好这场奥运会。

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是明星,我们在一个个小小的岗位上,做出小小的奉献,我们没有薪酬,我们看不了比赛,我们见不到明星,但是无数这小小的奉献汇聚起来,就保障了比赛的运行,为选手们创造了美好的比赛环境。这种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这种志愿服务精神也是无比高尚的。

经过这样的精神升华,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时的热血,我相信在奥运会后,会有很多志愿者虽然脱下了这身蓝色制服,却仍然愿意继续志愿服务,因为志愿服务的精神已经和奥运一同烙在他们的脑海里。

关于80年代后的大学生,常有负面的报道,但通过08年这许多的事件,我们也已经是一代经历了磨难,一起共患难共欢喜的一代人了,我们在以后肯定能将自己的力量团结起来,为这个民族付出,将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以前常常疑惑奥运究竟能带来什么,现在,我理解了,我的心更加热爱这个国家,我更愿意为它奋斗,也许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答案吧。

各部门通力配合 力保残奥志愿工作顺利推进

我校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处在学期中间,相比奥运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繁重。在残奥会志愿工作顺利开展的背后,是学校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为志愿者全身心无忧虑的投入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在教学方面。教务处和团委制定了快捷方便明晰的请假制度,为所有服务残奥的志愿者办理请假。团委除了要负责整个残奥会志愿工作的指导安排规划,还要签发所有的残奥会志愿学生的请假条。在残奥会召开的12天中,尽量保证学生在志愿工作和课业上面时间交叉的现象,采取了机动灵活的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表提出相关的志愿时间安排协调要求,学校会尽量满足。对于确实无法协调的,学校安排了补课,教学录像,公开课件等多种方式给这些志愿者提供方便措施。

在后勤工作方面,根据志愿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校餐饮中心提供了早餐和夜宵。安排了各个学生宿舍的值班人员值守夜班,及时为上下班志愿者学生的进出提供开关门服务,浴室也根据志愿工作的时间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延长开放时间到凌晨两点,按照奥运期间运行模式工作。

在安全保卫工作上,奥运期间学校处于半封闭状态,但是残奥期间学校已经开学,这给保卫工作增大了难度。保卫处加大了安保力度,加强了保卫和巡逻;为志愿服务通勤班车提供了停靠点,保证了通勤车辆和志愿者顺利进出;夜间加强了值班,确保学生“安全志愿”。

其它相关部门也对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给予了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整个学校一盘棋,形成了工作合力。

我校各个部门在积极发挥坚持不懈的战斗精神,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给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坚强的后盾。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配合下,志愿者们会激情依旧的服务残奥会,践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

雨中,他们选择坚持

昨天傍晚,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来。在暴雨的考验下,水立方的志愿者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

在场馆外负责观众引导的志愿者在雨中整整淋了一个多小时,虽然穿着雨衣,但是在暴雨的打击下,衣服、裤子、鞋子全都湿透了,手指也在雨水中泡得发白。即便这样,他们也毫无怨言,有序得引导观众进场退场,保证了场馆的正常运行。

我校志愿者余腾飞同学在引导的同时,还负责给没带雨具的观众发放雨衣。由于雨衣少观众多,一度发生观众争抢雨衣的情况。为了维护观众秩序,余腾飞同学不得不用用尽力气护住装雨衣的箱子。有些观众不理解志愿者,开始指责余腾飞同学,甚至开始撕扯他的衣服。最后余腾飞只好用身体护住箱子,直到手上身上都被观众抓出了口子,才有效地缓解了混乱的场面。余同学敬业奉献的精神得到整个志愿者团队的一致好评,被大加笑称为“当代黄继光”,更被评为当天场馆的“每日一星”。

据悉,残奥会期间我校共有133位志愿者服务于水立方。虽然水立方每天要接待上万名观众,志愿者压力非常大,但是我们相信一定还有许多像余腾飞一样的志愿者,他们会一起坚持,一起并肩作战。无论何时,我们都能看到的贸大学子独有的迷人微笑。

残奥,无与伦比的美丽

20089月,注定是不平凡。不只是因为残奥会在中国开幕了,不只是因为我第一次走进水立方,近距离感受到这个蓝色世界,不只是因为我作为一名残奥会志愿者正式上岗,还有我第一次接触残疾人运动员、观看他们训练和比赛的那份震撼和感动!他们留给我的绝对不仅仅是在泳池中的那几分甚至几秒钟,而是值得珍藏一辈子的独特的珍贵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从观众的角度看,奥运会是一种竞技体育的欣赏;而对于残奥会,观众所体会到的更是运动员不畏残疾积极拼搏的顽强意志。当s2(严重肢体残疾)级别的运动员在游泳池中奋力往前游的时候,当双腿残疾的运动员用双手支撑着爬上跳台的时候,当正值妙龄的女运动员脱下外套,露出她那残缺的肢体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有一位记者曾经写到“残疾人运动员残疾的肢体折射出的是完美的精神境界。”他们乐观面对生活,勇敢挑战自我,努力实现梦想。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过程中,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让自己更乐观、更勇敢、更努力。他们说,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行;他们说,我们不需要怜悯和同情,只需要平等和尊重。也许,根本不应该有他们我们。站在运动场上的残疾者,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是非同寻常的精神——一种人类更强者的精神。奥运会的真正意义在于参与而非获胜,正如人生的真谛,不是在于征服他人,而在于自我的努力和奋斗。当每一名肢体残疾的运动员开始比赛的时候,最后的结果早已不重要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由于他们的存在已经熠熠闪光。

志愿水立方,收获的不仅仅是日渐提高的英语水平,或是越来越成熟的沟通技巧,不仅仅是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或是吃苦精神,更有从每一位运动员身上学到的乐观,自信,拼搏的精神!一方浅浅的水池,承载着一方满满的感动。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