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外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来到汇园公寓媒体村已经有整整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包含着对外经贸大学住宿服务团队全体成员多少辛苦、汗水、悲伤、快乐,更积聚同学们的几多期盼和等待。
无论是测试赛还是大比拼,我们都面对着说着汉语的中国人,就算不熟练也还胸有成竹。可今天,媒体村迎来外宾了,在紧张忙碌的服务工作之余,大家都兴奋地你一言我一语:我们楼住的是德国的,我们楼是澳大利亚的,我们楼住的记者年龄都好大啊,我们楼有一个记者长得好帅……每一个同学都诉说着各自的感受,每一次话语交流都饱含着同样的激动,别样的欣喜和热情。有一位同学悄悄告诉老师说:“原来对外宾的服务并不像平日里与外教、留学生的交流那么随意和轻松啊”。让我们随着镜头聚焦那一次次紧张又风趣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
程德佩和李超负责打扫L楼202A 房间。“我按照惯例按响了三次门铃,每一次都听到有外宾应答,但就是无法听懂对方的语言。心急的我试图用房卡直接进门,但同伴李超阻止了我,我再一次摁响了门铃,可能这次客人不耐烦了,就打开了门,然后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外宾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当时脑海里迅速反应着:是用汉语还是用英语交流呢?这时,李超就急忙用英语说‘Can you speak English?’‘yeah.’他回答道。李超接着用他那沙哑的声音询问着:‘May I clean the house now?’接下来只听见那位客人叽哩咕噜地说了一通,我们大脑一下就短路了:@#$%^&*……但是,我俩心想一定要沉着镇定,否则更会搞得一团糟。经过一番沟通,我们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们十点再过去打扫。我们礼貌地向他道别,退出了房门。门关上之后,我和同伴相视一笑,看来这英语不只有‘伦敦音’。”
李婷,L座客房服务员,平时培训努力投入,基础扎实。“我来到一个外宾的房门前,门锁上挂着‘请即打扫’的挂牌,在敲门确认无人后,我进屋开始清扫工作。一进屋还真让人出乎意外:那叫一个有个性。一根大绳子从房屋的这头牵到那头,绳子上晒满了袜子、衣服、裤子……还有一大堆的脏衣物随意的摆在桌上、扔在床角、躺在地板中间,卫生间的洗漱台上也扔满了一大堆药品。按照师傅教给我们的打扫顺序,不能有丝毫马虎,把房间各个角落都清扫了一遍……来到中国记者的房间,一下就有了对比,房间里什么都没有动过,只需要简单的清扫一下就OK了。”
范吟同学负责前台接待工作。“一位外宾进了L楼之后,他在电梯那儿站了一下,然后向大厅巡视了一周,就径直走到楼梯口,看样子是想上楼梯。我当时就纳闷了,好端端的电梯不走,走楼梯干嘛呢?难道是……凭着我服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我立刻上前礼貌地询问。我以为他会不高兴,谁知道他反倒很有礼貌地问道:‘May I go back to my room through the stairs?’‘Yes, of course . But why don’t you take the elevator ?’原来他说电梯还停在16层,而他就住在第5层,他不想等电梯了。轻轻地地为他打开楼梯门,这位客人微笑着给我说声‘Bye bye!’。
很多同学与客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我们的已经跨出了起跑线,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努力,加油!
人物特写
角落里的英雄,岗位上的标兵
——记篮球队员,N座客务中心 张斌陇
不高的个头,黑黑的皮肤,来自甘肃,性情淳朴粗犷,跑动是那样有力,拿球是那样稳当,投球又是那样精准。他叫张斌陇,这场球赛前你也许还未曾听到过他,看完这场球,你便会牢牢记住他。
组建篮球队时,张斌陇凭借着自己对篮球的热爱,心中颇有忐忑地报了名,此前的他不曾在任何正式比赛中上过场,也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而他却不知道,他的实力,久久不为人所知的实力,足以让他充满自信。比赛中你总能看见这个精力充沛的小子不时地给你带来惊喜,他的技术、步法、战术素养一点不差。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善于找位,他就是角落里的英雄!如果你认为这已经足够让你触动,那么当你见到一个完整的他时,你会被他震撼。
张斌陇所在的工作岗位是位于N楼的客务中心,负责整个媒体村的客户问讯、钥匙保存、贵重物品寄存以及开门服务等,工作相当繁琐。这个岗位一共只有八名服务生同学,轮班时通常每班只有两个工作人员,所以对于在客务中心工作的同学来说,他们每天工作的八个小时中,每一分钟都是紧张的。
岗位上的张斌陇,看上去还是那样平凡的外表,却有着甚于球场上的爆发力。面对琐碎繁重的工作,你从他的脸上只能读到坚毅与坦然。每一次消防演习,他总是第一个上楼,工作完成得最好;每次站在N座客务中心的问讯台,他又是那样岿然不动、尽职尽责;每次接到问询电话,他总是认真记录,竭力帮人解决。在这个十多人的工作团队中,他也总是这么受欢迎,个性温厚淳朴、乐于助人、为人真诚的他总是让大家能把他当作最贴心的伙伴。在N楼的客务中心,张斌陇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志愿者誓言,实践着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诺言。
驻地家园
驻地的“战役”
25日起汇园公寓媒体村开始正式接待记者们的入住,真正进入战斗状态了。从23日起,参与汇园公寓媒体村住宿服务工作的我们也开始正式实行轮班制度,平素欢声笑语的驻地公寓,这几天来变得安静了许多。
如今的公寓,呈现的是一幅幅战斗状态的画面。
画面一: 5:45am,一楼水房
没有边拿牙刷边嬉笑的场景,也没有边洗脸边大谈昨晚的困倦,有的只是一个个手拿漱口杯,肩带毛巾的男生,轻轻迈着穿着拖鞋的脚,行色匆匆。即便是期末备考奋战的时期,满员的公寓楼水房也从未见到过这样紧张繁忙的景象。六点整,第一班车就将出发前往媒体村了,这些平素睡惯懒觉的大老爷们都在水房里忙碌着,拿出了军训时在教官管治下才会有的勤快。
画面二: 1:00pm,班车
烈日下,准时到来的班车门口,团队干部组织大家有序上车。师傅也提前打开了车上的空调,上车后大家都安静地坐下来,团队干部一遍遍地提醒大家要保管好证件。车上,大家谈论的都是中班的工作任务。车里的说话声音都很小,因为在角落里,还有同学利用这个时间,补个午觉……
画面三: 7:50pm,值班室
值班室里,大家都在证件墙上仔细地寻找着自己的证件,然后有序地找团队干部签到。只有在这个时候大家才感到轻松和热闹,对于晚班大家都很满意,因为晚班大多事情相对比较轻松,有同学带着一包包的零食,以防到午夜的时候肚子唱起空城计,还有第一次值晚班的同学,认真地询问着晚班的细节。
接下来的一个月,也许将无数次的重复这些画面,却从不会有人觉得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