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快讯] 志在奉献 愿许明天:第一届贸大志愿服务发展三方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 2013年11月25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 (国际经贸学院 供稿) 20131121日下午,第一届贸大志愿服务发展三方论坛在科研楼五层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青年志愿者先锋团主办。

参加论坛的嘉宾有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赵鸿韬、分团委书记杨熙,社会志愿者代表常志复女士,北京市旅游志愿者联合会代表,北京儿童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代表,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代表,爱心衣橱基金会代表等社会志愿组织机构代表,以及贸大各学生志愿组织代表等。

赵鸿韬老师讲话

赵鸿韬副书记讲话表示,志愿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大学生志愿者越来越多地去关注社会和社区。作为志愿者,志愿的原则是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现在的大学生年轻、有知识、充满爱心,是志愿的中坚力量,但是还需各级团组织,志愿组织以及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来关注志愿者,关注志愿活动。

经贸志愿团团长郑婧雯在致辞中提出了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提供的帮助是否有效”“志愿服务需求与资源是否匹配”“我们该如何看待与衡量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等问题。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各个志愿组织机构和志愿者们,才积极参与此次论坛,努力为这些问题寻找解决的措施。

在开幕式上,常志复老人作为社会志愿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志愿经历和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从十几岁就开始做志愿服务,打着电筒为迟到的观众找座位的她,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各种志愿活动中无私奉献着。她说:志愿者要抱着回馈社会的心态,发自内心、毫无怨言地帮助别人。志愿服务就在我们的身边,尽自己的力所能及,用微小的事去感动他人,因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我们通过志愿活动传递正能量,如果每一份正能量能够紧紧地组合在一起,离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就会更近一步。

高校志愿者代表肖睿说:在志愿活动中最令人开心的不是补助,也不是奖励,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要在奉献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做奉献。

北京儿童医院代表表示,作为社会志愿组织团体,在接纳志愿者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如何培训志愿者,如何使志愿服务规范化,如何对志愿者进行有效地评估,如何获得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这些问题还有待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解决。

经贸志愿团团长王英姿在主题发言中提出如何突破大学生志愿组织发展的瓶颈,与社会志愿组织联动合作、共同发展如何充分激励志愿者,使志愿活动效果最大化,同时实现志愿者的自我成长这两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构想:社会公益组织、高校志愿团体和志愿者三方的共同讨论。这也是三方论坛的举办初衷,希望能为三方搭起合作与沟通的志愿桥,使三方在沟通中达成共识。搭起志愿桥,一是搭建社会公益组织与高校公益组织的合作之桥,二是搭建大学生志愿者与志愿组织间的合作桥梁。两座志愿沟通桥梁的搭建,有利于志愿者将志愿服务内化为自觉行为,变要我参加我要参加;有利于高校志愿组织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专业化蜕变;有利于社会志愿组织获得稳定的志愿者源,从而更有效地统筹志愿供求配给。实现志愿“三赢,推动志愿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开幕式后,本次论坛的三个分论坛分别围绕高校志愿组织项目运行与管理困惑的经验交流”“贸大志愿组织间项目合作方向及合作方式的研讨以及高校志愿组织、受助方与NGO组织三方合作发展趋势三个主题展开。参加论坛的各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推动了论坛议程的顺利进行。

经过讨论,与会代表达成共识。一是志愿组织自身要拓宽资金来源,学校也应当加大对志愿组织的支持力度,满足志愿组织的发展需求。二是做好志愿项目管理,使志愿时长规定与志愿北京网站与项目本身协调运作并做到“事先调查评估,期间随时反馈,事后对比反思”的项目运作三步走进程。三是拓宽项目种类,重点放在公益性质的活动,对专业项目建设和生活化、平民化项目建设都要重视。四是做好志愿者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与项目提供方多做沟通,保障志愿者权益,也要健全志愿者评估机制,通过志愿时长来评定效果,保证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激励制度要借鉴奥运会、园博会式激励机制的经验,保障志愿者主体地位。五是加强学校内志愿组织合作沟通,多与外校志愿团体联系,开拓视野。六是创新志愿者招募、培训方式,根据项目特殊性制定不同的制度,建立志愿者档案,使全校的志愿者资源得到互通。七是更多运用校报、新闻网等学校宣传平台,宣扬志愿精神,bbs上创建志愿信息板块,做到志愿信息共享。

各分会场人员于下午四点三十分重新汇聚校董会会议厅,闭幕式开始。在闭幕式上,各个分论坛进行汇报展示,总结了讨论内容、结论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等。主办方汇报总结论坛成果,并宣读志愿服务发展倡议书。各志愿组织机构在倡议书展板上签字。

在此次贸大志愿服务发展三方论坛上,志愿者、高校志愿组织与社会NGO组织围绕志愿活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对于志愿项目的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贸大志愿组织间项目合作方向及合作方式上达成了共识。加深了贸大各志愿团体之间和与社会志愿团体间相互的了解和沟通,使各志愿团体共同成长,凝聚志愿力量,交流志愿信息,探究志愿本质,解读志愿精神,共同开拓和推行多方面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