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特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巧打“组合拳” 实现“就业梦”

发布时间: 2013年06月18日 编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巧打“组合拳” 实现“就业梦”

记者 乔雪竹 张小锋

让每一个毕业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既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每一个学子与家长的梦想,也是贸大全体教师的梦想。面对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就业工作确立为全年重点工作,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师生协力,确保了2013年毕业生就业仍然保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优势。

记者从贸大就业指导中心获悉,2013年贸大共有毕业生3546人,其中本科生2019人,研究生1527人。尽管2013“最难就业年对学校就业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但是贸大毕业生在经贸、金融、外语等学科见长的行业领域仍占有比较优势。截止68日,贸大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5%签约单位主要集中于金融系统、大型国企、知名外企和机关单位,遍及中央部委、外交部、中央对外联络部、银行等领域;贸大就业仍保持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特点。

校党委出台五项措施力促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学校整个就业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党委常委会提出五项促进就业具体措施:一是召开全校就业工作推进会,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制;二是对目前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组织专场招聘会,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三是召开海外留学交流项目专题解读会,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专项服务;四是设立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基金,做好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五是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

截止到521日,贸大未落实就业的学生共有305人。522日,学校召开全校就业工作推进会,分析形势,制定“305帮扶方案,想方设法联系40多家企业来校发布招聘信息和举办招聘会,全力做好未落实就业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学校正式启动“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基金”,施建军校长个人带头捐款1万元作为种子资金,号召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

拓展四条就业新途径

为进一步推动2013年就业工作的开展,学校在强化金融、经贸等传统优势就业领域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四条就业新渠道。

一是力推特殊类型就业,实现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学校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入伍预征等人才就业项目的相关政策,做好引导工作。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本科毕业生孙蓓蕾531日刚刚参加完北京市顺义区大学生村官的体检,即将走上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她的志愿是成为一名公务员,她说“通过学校召开的村官政策说明会,我发现大学生村官是实现梦想的一条好渠道。”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赵玉良已考取重庆市北碚区选调生,他谈到,考上选调生不在计划中,但也是顺理成章。在经贸大学公管学院六年的本科硕士学习经历,为他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而选调生轮岗、下基层的培养模式正适合应届毕业生锻炼能力,挖掘潜力,京外就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引导和鼓励京外就业,促进人才合理布局。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到生源地、到西部、到基层、到军营等建功立业。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韩宁宁已签约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新疆就是我的生源地,我希望能用贸大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选择回到新疆工作,不仅我可以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建设家乡、建设西部一直是我的梦想。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09级本科生祁晓达已签约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约民企可能是选择了一条艰苦的路,但这恰恰也是对我的挑战。

三是发掘就业突破点。利用校友走访、邀请校友回校讲座等方式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沟通,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渠道。2013年,学校向重点校友发放了校长署名的“致校友一封信”,推介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校友陈经纬先生亲自带队来校招聘,已签约4名毕业生。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贸专业2009级本科毕业生黄玉菡正是这四名毕业生中的一名,目前已签约经纬城市绿洲(天津)有限公司管理培训生。她说,“民营企业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而且系统化的培训和轮岗制度能够大大提升个人能力。我对经纬城市绿洲(天津)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我也将用自己的努力,与企业一同成长。”

四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了以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资助学生的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成功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学校始终把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尽最大可能的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就业工作的核心问题来抓。

倾听用人单位意见,为人才培养“导航”。学校积极走访用人单位,听取用人单位意见,为人才培养“导航”。根据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不断探索和完善精英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通用人才“三位一体”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经济学+法律+文化+语言”、“商务+文化+语言”、“金融+艺术+文化+语言”等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推广辅修专业,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课程,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证书。近几年来,申请辅修的学生比例达50%以上,辅修专业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法学、英语等专业。

就业与招生相“挂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就业工作作为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确定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对国际化高端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化,新开设了经济统计学、经济与金融、税收学、财政学、商务英语、投资学、物流管理、保险精算、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和专业方向,增加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三语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班、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色班、全球风险管理FRM特色班等新的培养方向和模式。

为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学校将国际化作为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和发展之基。经过多年来发展,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数量在财经类高校居于领先地位,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教学方法、生源与师资队伍结构、实习就业等方面国际化特色日益鲜明。学校开设“三语培养实验班 ”,从大一新生中选拔优秀生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主修专业外,还从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3个小语种任选一门作为第二学位选读,实验班学生在第四学期结束后就会被安排到相应语种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学习半年,考核合格后将取得两个学位,形成“经贸+小语种”的培养模式。每年开展各种类型的国内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培养,如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开展的“2+3”兰斯项目(法国),保险学院保险(精算)的“2+2”肯特项目(英国),经贸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与维多利亚大学“2+2.5”双学位项目(加拿大),外语学院日语专业与立命馆大学经营学“2+2.5”联合培养项目(日本)等。

学校大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强外语、精专业“三维整合”的国际化复合型精英人才。每年约派出400名学生赴国外或境外学习、实习、竞赛或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为在校生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大力推进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学术科研活动。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走在贸大校园里,平均每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个留学生,留学生比例位居全国高校前三位。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整体设计、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激励和激发学生的优良个性,使学生切实构建起国际化的知识结构,生成综合素质高、国际特色强、竞争能力好的特质,增强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就业教育贯穿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始终。学校将就业工作端口前移,就业教育从新生入校时开始。每年为新生发放“求职辅导手册”、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召开“暑期实习招聘会”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就业能力。提前宣讲就业形势,为学生在思想上打“预防针”。

在学生活动中贯穿就业教育,增加就业工作与学生的黏性。学校定期举办大型就业讲座,推行“周四就业坛”、“创业者俱乐部创业沙龙”,开展企业参与的俱乐部及大赛,如毕马威访谈大赛、强生未来领袖学院等,在学生和企业间建立纽带

将全校3500多名毕业生定期过筛子,详细了解每个毕业生的去向情况。通过分类统计掌握全面信息,通过动态统计掌握最新资料,通过分级统计确定重点群体。将毕业生分为考研、出国、就业、创业四个大类,细分为已签约、面试中等待结果、无任何就业意向等11个二级类目,对尚未落实的毕业生按就业难度分为一至五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为初入大四和研二的学生开展全校性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充分利用新媒体,借助网站、手机短信、bbs等新媒体,快捷、高效地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和指导服务。

发挥优秀毕业生引领作用,树立典型,传递正能量。对已经落实工作的优秀学生进行深度采访和宣传,以在毕业生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打开贸大官方网站,“追逐梦想放飞青春:2013年毕业生专题宣传”赫然在目,每一篇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专访,成为贸大学生最受关注的对象,成为贸大学子成功求职的“教材”。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