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 正文

教学工作

学科建设如何有力推进?——与林桂军副校长对话

发布时间: 2007年03月27日 编辑:

学科建设如何有力推进?——与林桂军副校长对话

校新闻网讯(记者 皓月)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产力。今年学科建设有哪些新计划?学科建设如何有力推进?学科建设的难点问题是什么?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专访了林桂军副校长。

记者:自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以学科建设为目标凝聚人心,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方针以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成为全校师生员工最关心、最切实、最重要的利益问题,您认为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林桂军:自学校提出学科建设的战略方针以来,学科建设被置于突出的位置,为学科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最明显的变化是相关学科师资队伍增强了,发表成果增多了,成果质量提高了。学校学科和专业具有明显的国际化比较优势,部分学科和专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去年学校实现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重大突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数量增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记者:今年学科建设工作主要有哪些任务?

林桂军:当前学科建设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和增补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面总结我校“国际贸易学”和“国际法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完成情况,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评估,确保国际贸易学国内一流、国际法继续居于国家重点学科行列的地位。加强两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的建设,为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进行充分的准备。

二、力争在新一轮学位点申报中取得较大进步。根据我校《2007年博士点申报工作计划》,遵循“实事求是,以申促建”的指导方针,以20079月为目标,认真组织好第十一批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并将对外汉语列入学位点申报计划中,力争获得更多的一级和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更多的学科和专业硕士授权点。

三、颁布实施《十一五学科与师资建设规划》,落实《学科建设行动方案(II阶段)》。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步骤,突出学科特色,整合学科优势,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布局。

记者:刚刚您提到博士点申报工作,我注意到今年我们仅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就申报了4个,是近年来较多的一次。您认为申报成功的几率是多少?

林桂军:可能这是大家最近比较关心的问题。博士点申报工作从去年1月份启动,经过一年多时间准备,今年我们对法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已经展开。同时,我们还瞄准二级学位点积极组织申报

为提高我校整体办学声誉,完成我校“十一五”规划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的办学目标,需要有足够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作为支撑基础。近年我校在学科点的建设上非常重视,在人力、经费、设备等方面支持力度加大,学科点的培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符合申报条件。我们申报工作的原则是“以申促建”,通过申报过程促进相关学科水平快速提高,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在建设好现有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力争获得更多的一级和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更多的学科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提高我校办学层次、优化学科布局的目标。

记者:由于我校的“十一五”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还未出台,大家对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步骤还不是很清楚,请您谈谈。

林桂军:我校“十一五”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即将于近日出台。规划出台后,我们的相关行动计划也将出台。“十一五”时期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是“突出我校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形成目标鲜明、优势学科集聚具有竞争力的学科体系”。在前段时期,我们主要围绕学位点申报,调动相关院系积极性。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我校特色,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综合实力强的学科体系,建设一个能够精确标识学校办学特色、体现特色研究方向的一个多学科的学科群。

记者:您认为学科建设最显著的衡量标志是什么?

林桂军:明确反映学校特色和优势的、一组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群

记者:怎样建设这样一个“学科群”?学校有哪些具体的行动计划?

林桂军:建设“学科群”其实是搭建平台,建立一种更为灵活的研究机制。具体行动计划是:设计建立一个跨全校的多学科研究群,落实与哈佛大学一流学者合作研究计划,引进华盛顿大学“国际经济学研究中心”、诺森比亚大学技术管理研究中心,完善与芝加哥Loyola大学“金融风险与治理”研究中心合作的定位,在我校创建若干机制灵活的单学科、跨学科研究中心。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经济研究院、WTO研究院、北京市中小企业研究基地等三个实体研究机构的学术辐射功能;优化科研成果发表和交流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际发表和国内一流期刊发表工作;增强筹资渠道的多样化和国际化等等。进一步进行“在共同的目标下,构建优势学科群”的论证工作。

记者:怎样看待不同学科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林桂军: “十一五”时期,学科建设应继续遵循“突出特色、优化布局、重点建设、整体推进”的原则,巩固我校现有学科特色,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群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和我校条件,跨学科、跨院系整合现有资源,推进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各类学科协同互补、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科起点高、步伐快,有的学科起点低、发展慢。但是,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形势,那就是先进的学科并不安全,如果发展步伐放慢,很可能无法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加大。如果我们的先进学科丧失了优势,那么最终学校也会丧失特色。因此,使先进学科真正先进,这在学科建设中非常重要,要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考核和重点问责。

对于起点低、发展慢的学科,关键是定位问题。我们要探索一条路,通过现有学科的交叉融合,依靠学科之间的支撑关系和集聚效应,促使其更快发展。如今年我们通过在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公共政策”博士指导小组,参与财政学博士点的建设;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成立“IPE”(国际政治经济)博士指导小组,参与世界经济博士点建设;在信息学院成立“电子商务”博士指导小组,参与产业经济学博士点的建设。

记者:您认为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难点是什么?

林桂军:如何进一步凝练我校的学科建设特色,合理定位我校的学科建设方向,继续拓宽学术视野和办学视野,这是我们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最大的难点。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合理定位,突出优势学科建设,致力于办出特色。高校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优势,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

学科建设就如同登山,如果登山者的视野里看不到山,他就无从选择登山的方向和路径。为什么一个地区的产业能够产生集聚效应?在于特色。所以,一所学校如果学术视野、办学视野狭窄、没有特色就很难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论证,分清主次、集中资源,建设出特色鲜明的、凝聚力强的“优势学科群”。

记者:您认为制约我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首要因素什么?

林桂军: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学科水平是决定学校水平的首要因素。学科水平通过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贡献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来体现,社会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国家强调高水平大学要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我们应该按照这一要求去做。高校要提高学科水平,就服务而服务是不行的,必须要定位于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平,同时抓好服务的定位。

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域、传统优势,大幅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首先,增强我校与商务部、国际化大公司及国际经济组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再定义第二层次的合作伙伴;另外,提高服务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我们必须主动面向经济全球化主战场,整合学科优势,解决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抓住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理论和政策研究新课题,提高外经贸理论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对外经贸人才,才能增强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实现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完成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