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正文

国际交流

第十三届北京洪堡论坛韩国语教育主题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25日 编辑: 雨晴

校新闻网讯(外语学院供稿)2025年9月21日,第十三届北京洪堡论坛韩国语教育主题分论坛,即“第十五届京津冀地区韩国语教育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三层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会议以“跨区域协同、跨学科融通”为主题,由中国韩国(朝鲜)语教学研究学会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主办。近30余名来自18所国内高校、韩国高校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韩国语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转型发展之路。

此次会议分为上午主旨演讲和下午专题分论坛及硕博研究生论坛。开幕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外语学院副教授郝君峰(现挂职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外语学院党委书记田文泉出席开幕式,外语学院院长李运博教授、中国韩国(朝鲜)语教学研究学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亚非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全永根教授分别致辞。

李运博院长介绍了我校洪堡论坛的主题理念,强调了外语学院依托学校财经类学科优势,以多语种学科专业的集群优势与特色,在“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不断优化、探索财经类院校特色化的外语语种专业布局和创新型发展路径。

全永根会长介绍了中国韩国(朝鲜)语教学研究学会的服务宗旨和发展历史,以及现阶段立足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韩国语教育区域一体化机制建设,并从数智化赋能、学科交叉融合和构建课堂评价新体系三个维度阐明了新时代语境下的外语学科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上午主旨讲演环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教授聚焦融合创新与数智赋能,从现实困局、时代机遇、破局之道和核心之变四个维度阐明了新时代外语教育与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变革,提出韩国语专业教师应努力实现理念转变与能力进阶,加强身份认同与专业价值重塑的行动倡议。

韩国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元美珍教授着重介绍了面向外国人的韩国语口语评价体系构建与研发议题,系统阐述了韩国语口语的评价目标设定与评估指标内容及特征,并通过口语考试案例展示评价机制的运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崔启亮教授以“大语言模型赋能翻译教学与实践”为题,系统介绍了大语言模型在翻译实践中的全流程应用及给翻译行业带来的全方位变革,并指出了高校翻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策略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化翻译课程设计。

韩国高丽大学国语国文系金钟勋教授以文学评论家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想象,通过对韩国近现代著名诗人的经典作品鉴赏评析,生动诠释了韩国文学的独有特征及文学赏析在韩国语言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下午的两个专题分论坛分别由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7所院校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业内专家、同仁结合各自所在院校韩国语专业发展现状及韩国语教育市场调研,围绕课

堂教学智能化构建、交叉学科深度融合、复合型韩语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进行专题发言并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凝聚集体智慧,共谋韩国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新质发展的创新策略和实践路径。

此外,为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推进优秀成果分享,本次会议还设置了硕博研究生论坛。有来自韩国首尔大学、韩国汉阳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的硕博研究生进行了关于韩国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与比较文学等专业方向的论文发表。经前期专家评审与现场主题发表,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

北京洪堡论坛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为宗旨,聚焦‌绿色经济、文化传承、教育对外开放‌等议题,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中外专家提供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国际化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此次分论坛的成功召开展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打造韩国语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地的成果与特色,为京津冀地区高校的韩国语教育区域一体化机制构建提供了发展思路与共建方案。撰稿:郝君峰 审稿:田文泉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