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南方网《南方+客户端》:(于海纯)前海扩区四年,软环境接近世界级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9日 编辑: 雨晴

(来源:南方网《南方+客户端》 2025-09-8)

9月6日,前海迎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暨扩区四周年。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院长于海纯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时指出,前海首阶段目标完成“十分出色”,已在规则衔接、制度型开放、深港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软环境接近世界级。从“政策高地”迈向“规则高地”,前海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的“国家试验田”。

谈四年成就:地域扩8倍、GDP年均增6%、软环境接近世界级

“前海这四年,是跨越式发展的四年。”于海纯开门见山地表示。他从数据切入:地域面积扩大8倍以上,GDP年均增长超过6%,注册港资企业突破1万家,现代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这些数字背后,是前海在体制机制、政策创新、空间拓展等多维度的系统性进阶。

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前海在“软环境”上的提升。“前海积极引进香港的优秀做法,包括商事规则、法律服务、人才政策等,正在迅速接近世界级营商环境。”他举例说,香港青年在前海创业可享“一元租金”入驻,人才住房政策也极具吸引力,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开放红利。

尤其令他感到“超预期”的,是前海在规则衔接方面的突破。他提到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2月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允许港澳企业在前海发生商事争议时,可协议选择适用香港或澳门法律,并可选择仲裁地。“前海法院已有实践,这是真正的制度型开放,是深港融合从‘硬联通’走向‘软衔接’的关键一步。”

谈深港融合与规则创新:“要从‘引入港企’走向‘共同制定规则’”

于海纯特别指出,前海与香港的经贸往来已进入“双向赋能”新阶段。2025年上半年,前海对香港进出口额达592.4亿元,同比增长90.2%,香港已成为前海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一数据背后,是深港融合从单向流动走向双向协同的标志。”

但他也强调,前海的未来不在于“量”的叠加,而在于“质”的突破——尤其是在规则层面的创新。“前海不仅要出GDP,更要出规则、出标准、出模式。”他表示,前海应重点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这些规则在“在地化”实践中落地生根,成为中国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桥头堡”。

作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院长,他表示研究院已落户前海,聚焦国际规则与国内制度的衔接,向前海管理局提供政策建议。“深圳是经济特区,有特别立法权,而前海是特区中的特区,有后发优势,我们可以直接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于海纯认为前海必须坚持“大胆创新”的基因。“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指出,前海的使命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制度突破和规则输出,是国家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支点。

他建议,前海下一步应在国际贸易规则等领域进一步突破。“只有让国际的规则在这里落地,让全球的人才在这里汇聚,前海才能始终生机勃勃,真正成为‘世界的前海’。”


附:原文链接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9/08/c11700578.html?colID=0&firstColID=28076&appversion=128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14&date=&layer=4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