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3-07)
翻开历史画卷,党的奋斗征程已彪炳史册,新的路途已经启程,光明未来正稳步开拓。一百多年来,在不断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长河中,从建党的艰难启程到立国的百废待兴;从改革开放的全面复兴再到新时代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如今,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往的奋斗之路,更能激发无限前进的力量。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数奋斗者的身影熠熠生辉
微风吹过,嘉兴南湖上的一艘小船掀起阵阵涟漪,无人知晓这平静的湖面承托着改变中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这坚定而响亮的口号,宣告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而当时的中国,正战火纷飞,人民积贫积弱,整个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深陷苦难。而也正是此时,几个生于动荡年代的怀揣着彻底改变中国破败面貌之心的青年人挺身而出,开始在全国播下革命的种子,给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且饱受战乱的中国人民带去光明和希望,一步步点燃了使中华民族摆脱屈辱之身的熊熊烈火,使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成立中国共产党到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再到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目睹了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改变中国的“播火者”——李大钊为了革命工作被套上了又黑又粗的铁链,在敌人的折磨下饱受酷刑,但他始终不屈不挠直至从容就义;革命烈士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为了祖国的胜利和荣光,任凭烈火烧遍全身也不曾动弹而壮烈牺牲,将青春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六岁;巾帼英雄江竹筠在“渣滓洞”监狱深受酷刑也绝不透露丝毫机密,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坚贞不屈带领狱友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英勇牺牲;一生躬身为民的焦裕禄深入基层,生也沙丘,死也沙丘,“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正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用他们一个个无畏的小身影撑起了整个中国的大脊梁,翻开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新篇章。
阅今朝宏伟蓝图,千千万万奋斗者的身影接续闪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为让更多女学生接受教育而走出大山,张桂梅反身走进大山,给孩子们带去求知的希望,温蕴着深切期盼而无私奉献,将知识改变命运的光亮照进深山;为了让更多病人得到及时医治,时代楷模张定宇,身患绝症与病毒周旋,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争取一秒;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敦煌石窟文化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为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尽心竭力,把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漫天黄沙的大漠戈壁;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为祖国奔走前线的孙必干,为维护和平游刃在战火之中,为挽救生命而抗争在死亡边缘……在和平年代,新一代奋斗者从未忘记初心,他们迎难而上,努力让祖国更强大、让人民更幸福的奋斗事业从未停止。
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如今,站在崭新的历史节点上,党的二十大开启了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全新征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统筹部署、集中表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的要求,首次将三大战略部署放在一起进行阐述,极有新意和深意,既坚持了三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共同塑造发展的新优势将带来强劲动力。当前,我们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各个领域仍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所面临的一切新问题新规划,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本身上来,都要落实到续写新事业的新奋斗者肩膀上来。
展望未来千秋大业,青年奋斗者的身影笃行不怠
时代不断在变,但热爱祖国和踔厉前进的目标不会改变。新事业阔步迈进的征程中,新时代青年奋斗者不仅是我国推进人才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切寄语广大青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党和国家对当代青年寄予深切厚望,不仅为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平台,同时也赋予了新时代青年人才新的使命和任务。提升综合创新能力,成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性理论人才;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成为高技能人才;立足国情放眼国际,成为拥有全球发展视野、推动世界和平的高竞争性人才……这都向当代广大青年奋斗者提出了全新课题。如今盛世来之不易。也正因如此,广大青年奋斗者更应担当起时代使命,不忘初心,扎实学习,赓续奋斗,不断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夯实思想根基,充分利用好党和国家提供的良好条件,躬身实践,不懈努力,始终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理想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的青春动力。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附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mkszy/mkszy_zdtj/202403/t20240307_57373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