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国际商报》:(刘斌 )中国外贸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3日 编辑: 王峥

2024年6月11日,我校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刘斌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现全文转载如下:

在今年前5个月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跑出向好“加速度”——海关总署6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3%。其中,5月当月进出口3.71万亿元,增长8.6%,增速比4月提高0.6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5月中国出口增长11.2%,显示出外贸活跃度有所提升、出口继续加快的发展趋势,外贸运行向好势头继续巩固。

“中国制造”竞争优势明显

具体而言,前5个月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呈现出诸多亮点。“从出口来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仍是出口主力,继续保持较好势头,其中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总体平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石先进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注意到,前5个月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100.1%、26.3%、17.8%。

吕大良表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外贸经营主体主动求新求变,新产品、新技术、新创意不断涌现。在5月闭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上,越来越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不仅“圈粉”了新朋友,也惊艳了老客户,充分彰显了“中国智造”的竞争力。

分区域看,在中国前四大贸易伙伴中,除欧盟与中国贸易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中国与东盟、美国、韩国贸易额均保持同比增长。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数据显示,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77万亿元,增长10.8%。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2.23万亿元,下降1.3%。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8.31万亿元,增长7.2%。

从出口主体结构看,民营企业仍然是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活力充足。前5个月,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数量增加8.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增长11.5%。

广东雷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对于该公司而言,2024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利好在于,后疫情时代,传统的以线下商超为主的各国客户纷纷回到中国采购,我们又回到了传统的、熟悉的工作方式。”该公司外贸部销售总监叶得塔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但是,由于每个工厂都希望以最低的价格吸引客户,竞争比往年更加激烈。

“我们意识到,单纯比拼价格对于公司来说是没有出路的。”叶得塔介绍,为了进一步拓展产品出口,公司花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入新产品研发,从往年的室内大功率音响逐渐转型到室内户外均可使用的小而美的便携款蓝牙音箱。这是公司产品转型迈出的第一步,收获了良好效果。

据叶得塔介绍,欧美、日韩、拉美等多个市场的客户都对公司的产品表示满意。由于产品更加多样化,公司在维护好拉美客户的基础上,又逐渐盘活了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市场。产品的成功转型也带来了更多注重品质和设计的商超及老牌消费类电子品牌方的关注。“新的订单激发了我们不断探索和开发新产品的决心,我们将朝着新目标不断迈进!”

向好趋势有望延续

外贸的“质升量稳”,离不开经营主体的奋力笃行与多部门的合力鼎撑。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出台六方面举措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商务部等部门加速推动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赋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依托中国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结合各地的产业禀赋和区位优势,带动产业带更多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参与国际贸易;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新举措优化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流程;海关总署与布隆迪、冰岛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源源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大大提振了外贸“质升量稳”的信心和底气。商务部近期调研显示,重点外贸企业新签订单连续4个月好转。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结果亦显示,81.6%的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65.1%的受访企业新增订单比上个季度增长或持平。展望下一阶段的外贸形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刘斌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和外需回升,中国外贸形势将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不过,专家亦提醒,由于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特别是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或令贸易成本和贸易风险有所提升。

如何助力企业稳订单、拿新单、拓市场?刘斌建议接下来在三方面继续发力:稳住欧洲市场基本盘,促进中欧贸易发展;稳住周边市场,特别是与韩国、日本之间的贸易要发力;促进外资和外贸的良性互动,在稳外资增量和存量上继续发力,特别是针对贸易型外资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石先进也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化与东盟、欧盟、拉美等传统贸易伙伴的经贸合作,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构建“全球南方经贸网络”;二是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持续活跃,对稳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三是注重贸易高质量发展,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加大贸易融资、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新三样”、船舶出口地位,促进新能源产品在能源匮乏国家中的普及,缓解其在传统能源购买过程中的外汇压力;四是加快出口产品和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主动应对绿色壁垒。(《国际商报》记者 邵志媛)

附原文链接:https://epa.comnews.cn/padphone/content/202406/11/content_16323.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