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我校举办“新时代 新梦想 新力量”研究生青年成长发展论坛暨研究生骨干培训(2025)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7日 编辑: 淏轩

校新闻网讯(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供稿)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搭建研究生青年学生交流互鉴、共谋发展的高质量平台,提升研究生骨干队伍的素养与能力,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研究生会于11月举办“新时代 新梦想 新力量”研究生青年成长发展论坛暨研究生骨干培训(2025)。

启航:汇聚新力量,共绘新蓝图

11月23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诚信三层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小锋连线致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全体工作人员、各培养单位学生工作负责人和研究生辅导员参加。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9所兄弟高校以及我校百余名研究生骨干共同参会。

校党委副书记张小锋代表学校向参加论坛的嘉宾和研究生骨干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深刻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研究生培养数量与质量上仍面临挑战,研究生骨干在服务广大研究生群体成长成才上发挥有重要作用。张小锋对参会研究生骨干提出四点期望,希望大家共同搭建凝心聚力、互助成长的青年共同体:一是身处新时代,要与时俱进,“跑”出活力共同体,以开放视野与创新思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怀揣新梦想,要迎难而上,“炼”出攻坚共同体,以闯劲与韧劲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三是彰显新力量,要同舟共济,“汇”出卓越共同体,以包容之心深化协同创新,以同行之志汇聚智慧力量;四面向新希望,要昂扬奋进,“担”出责任共同体,在科研前沿、社会服务和国际舞台上挺膺担当。

开幕式上,各高校学生代表互赠特色校园文创作品,以此见证校际情谊与青年共谋发展的新时代精神。我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杨砚成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倡议各校研究生骨干深化交流,将引领与服务联动做深做实,让青春力量在协作与奉献中绽放光彩。

领航:深学笃行,勇担时代使命

主论坛聚焦研究生成长特点与发展需求,特邀校内外专家作专题报告,为研究生骨干提供深度指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向刚带来了一场既有思想深度又极具指导意义的精彩报告,他从理论到实践,拆解青年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与提升方法,让大家对“如何成为卓越骨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刘倩针对导学沟通难题提供了一个个可操作的锦囊,助力广大研究生在导学交流中少一点小心翼翼的陌生,多一些彼此支撑的默契。我校校友、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李翔结合自身从经贸专业跨界至影视文化领域的经历,分享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中保持清醒的自我定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踏实的存在感。

互鉴:碰撞火花,共话成长路径

为充分发挥同侪互助作用,助力研究生全面发展,论坛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从学术创新、社会实践、艺体育人、骨干成长探讨研究生成长发展路径。

分论坛一聚焦研究生的学术追求与成长路径,致力于激发研究生树立远大志向、拓展学术视野。分论坛二聚焦实践育人与社会责任,通过榜样分享、互动研讨等激发研究生骨干的担当意识。分论坛三通过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增强研究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审美素养与心理调适能力。分论坛四聚焦研究生骨干的核心能力塑造与使命担当,为培养新时代优秀研究生骨干提供支持。

聚力:凝聚共识,续写奋进新篇

11月23日下午在闭幕式分享环节,我校法学院研究生李羽希、金融学院研究生蔡艺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朱朔辰、中央民族大学吴佳丽分享了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论坛立意深远、情谊深厚、记忆深刻,不仅为北京高校研究生提供了碰撞思想、拓展视野,朋辈互助的珍贵平台,更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申爱华、副部长王祎为参加论坛的研究生代表颁发培训证书。

扬帆:力行真知,实践淬炼担当

为强化对研究生骨干的思想引领,本次论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淬炼相结合,研工部组织学生于11月20日前往延庆区柳沟村开展劳动实践。同学们在实践中理解美丽乡村建设,在劳动体验中了解农耕文化,进一步强化了青年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

此次论坛是我校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创新实践。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将持续巩固深化论坛成果,不断完善研究生骨干培养长效机制,着力培养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青年。全体研究生骨干将以本次论坛为新起点,勇担强国使命,争当事业闯将,为教育强国建设汇聚磅礴青春力量,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撰稿:罗东东 汪雪如 审稿:申爱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