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11月11日至12日,第十一届中华文化论坛在北京市稻香湖宾馆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文旅部·北大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共有140多位文化领域的学者及来自台湾和香港的两岸问题专家学者与会,论坛聚焦“两岸融合发展与两岸文化交流”主题,共创美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系牢台海两岸的情感纽带,共同谱写新时代文化交流新篇章。
论坛除进行“当前台海形势”等主旨演讲外,还分组就“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新时代两岸文化交流的路径和方式”“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历史意义和现实挑战”等议题展开研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志民教授和教务处韩淑伟研究员在分论坛畅谈了中华文明统一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王志民深入剖析了中华文明统一性的起源之基、发展脉络与核心内涵,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影响,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华文明统一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体现的是解决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中国智慧,也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开启新征程的重要精神支撑。统一性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分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所需的稳定环境与内生动力,及时对冲国内外风险,深刻展现古老文明赋能现代发展的智慧与力量。中华文明统一性奠定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稳定基石,有利于促进统一国内市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魅力。
韩淑伟的发言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大特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大创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独特的价值追求。(撰稿:王宜艇 孙佳雯 审稿:孙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