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先进性教育专题

公平正义的守护神--人民信任的好法官宋鱼水

发布时间: 2005年08月30日 编辑:

“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十大杰出青年法官”、全国“十行百佳”、全国“三八红旗手”以及先后荣立两次一等功、二等功,诸多荣誉和夺目光环,聚焦在长达11年含辛茹苦、独立办案的日日夜夜里,浓缩在出色审理1200多件各类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上……

这就是宋鱼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一名基层法院普通女法官公正执法、倾心为民、不懈追求的人生历程。

心系百姓,公平对待每一个当事人

今年38岁的宋鱼水,出生在胶东一个离县城60公里的偏僻小乡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1岁时,家里遭遇变故,她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做家务、干农活,她样样在行。农忙季节,甚至辍学在家。她的家乡山东蓬莱就在海边,可直到高中毕业,喜欢蓝色、喜欢大海的宋鱼水一次也没有去见过大海

成为法官后,儿时的经历成为宋鱼水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关注弱势群体,一直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她深知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不容易,格外渴望社会公道、政府公平和司法公正。

这些年来,宋鱼水办过无数个案子,可她最难忘的还是第一起案件 原告是个民工,为一家餐馆送菜。起早贪黑送了一年,临近年关不仅拿不到钱,反被餐馆的人赶了出去。那是个寒冬的早晨,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穿得非常单薄,衣服破旧看不出本色,屋里有暖气,可他还是微微发抖。宋鱼水说 “年轻人那个样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同情不能代替法律。宋鱼水告诫自己不能掺入任何个人情绪。经过调查,原来这家饭馆因为经营不善,已倒手多次,原来的经营者早就没了踪影

缜密细致的调查和公正的判决使案件顺利解决。面对宋鱼水,小伙子捧着薄薄一叠钞票痛哭流涕,原来他病重在床的妻子和上学的孩子都在等着这点钱用。

人情左右,做一个正直的法官

当一名品格高尚、公平正直的法官,一直是宋鱼水的人生追求。可是,法官也是人,也有亲情关系网。宋鱼水也不例外。她有感情,但她决不办人情案。

一年冬天,山东老家突然来人。小时候家境不富裕,上学的钱都是亲戚们帮着凑的。望着老乡,宋鱼水喜出望外。可是,老乡无事不登门。乡里企业委托海淀一家广告公司播广告,不仅没有按约定时间播,连次数也打了折扣。老家人说话直率 “妹妹,你不能不帮这个忙 ”

这可让身为海淀法院经济庭副庭长的宋鱼水犯难了 老乡情面难却,可自己是位法官,不能被亲情所左右 看到她的沉默,亲戚委屈地走了。后来,家乡的企业输了官司,因为许多口头约定并没有落在纸上。

对老家人如此,对待老师和同学宋鱼水也一样不徇私情。她的母校在海淀区法院管辖之内,老同学、老朋友不少。这些年来,在她审过的案件中,不少当事人是她的老师、同学。托人情、找关系的事她也多次遇到过。面对这些,她总是轻轻的一句话 “相信法院,相信法官 ”每当遇到人情与法的冲突时,她惟一能帮忙的,就是鼓励他们收集最有力的证据,书写最有说服力的代理词,争取最有利的判决

办案10余年,宋鱼水没有一件裁判不公,也没有一件被投诉或举报。她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更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谈起宋鱼水的清廉,海淀法院的周继军院长语气肯定地说 “宋鱼水这人,我敢打保票 ”

追求法律的公平公正,让胜败皆服

从经济庭到知识产权庭,从一件件不起眼的普通案件中,宋鱼水这位貌似柔弱的女性,在10多年法官生涯中,以她的坚毅和信念,守卫着世间的公平正义,维护着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守护着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

有位大学教师,牵头把几位同事凑起来的60多万块钱,借给了某市政府驻京办事处。原以为能得到高额回报,没曾想几年过去了,连本金都收不回来。无奈之下,教师们来到法院。

刚开始,被告很不配合,甚至提出海淀法院对这个案子没有管辖权,打官司得去当地。宋鱼水先做好被告代理人的工作,详细介绍学校集资建房、教师们等钱用的迫切心情,并明确指出,政府部门作为民事诉讼的一方,更应该表现出高姿态,给人民群众树立诚实信用、崇尚法律的榜样 入情入理的分析折服了代理人,他二话没说,当天返回当地向市政府报告。翌日赶回北京,与教师们达成协议,承诺本金与约定利息一次偿还

自古民不与官争。拿到钱的教师感慨万分 “都因为有了法律保护,有了秉公执法的好法官!”

在民商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总有一方败诉,让败诉方平静接受法院裁决很困难。而要赢得他们的理解、遵从更是难上加难!

一家电子租赁公司花30万美元买了一套生产设备,租赁给南方某厂,可该厂却长期拖欠租金。租赁公司要求偿还22万美元租金、逾期利息及罚息,并要求担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法院最终判决 只支持一部分诉讼请求,罚息和承担连带责任被驳回。

租赁公司难以接受。面对代理人的询问,宋鱼水按司法条文一条条解释,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临走时,代理人心悦诚服 “在你这儿打官司不是一次两次了,还真是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

两天后,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海淀法院,上面写着 “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让胜败双方心服口服,是审判艺术的集中表现,更是对一个法官职业生涯的最高评价。北京市人大代表高扬旁听了一起案件后说,不亚于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尤其让他敬佩的是审判长宋鱼水清晰的思维和法庭程序节奏的安排和控制。她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更没有严厉的呵斥,但不怒自威,依靠充分的说理、准确的判断,使双方当事人信服,显示出法律强大的威力!

宋鱼水简介

宋鱼水,女,196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198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进入海淀法院经济庭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2002年3月任海淀法院民五庭(知识产权庭)庭长。工作期间,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深造,1998年取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

自1993年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来,宋鱼水共审理各类案件1000余件,年结案数位居同庭室前列,高质量地审理了200余件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有数篇论文在全国法院系统和北京市法院系统论文研讨会上获奖。

因工作业绩突出,宋鱼水曾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官"、全国"十行百佳"妇女、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并被最高法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好法官"。2004年1月19日,宋鱼水光荣当选"中国法官十杰",获得"金法槌"奖。2004年五一前夕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