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国际商学院供稿)2025年9月21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主办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启动仪式暨人才培养研讨会” 圆满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会计高层次人才培养核心需求,旨在打通学术前沿研究与行业实践应用壁垒,将政策导向、学术探索、企业实践与高端人才培育深度融合,深入探讨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贵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德球,全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陆正飞,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党委书记、所长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茅东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叶康涛,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国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代表以及首批17名会计专博新生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陈德球主持,赵忠秀、陆正飞先后致辞。赵忠秀首先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赵忠秀指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始终与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同频共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享有良好声誉,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财经人才。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改革完善,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颠覆性影响,对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正式启动,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这不仅是完善会计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举措,更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响应行业时代呼唤的主动担当。赵忠秀校长期望我校会计专博项目成为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的摇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与贡献中国会计智慧的高地。

陆正飞在致辞中指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会计学科建设上始终立足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需求,既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又扎根中国经济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他希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博项目坚持 “需求导向”,锚定国家战略与行业痛点;创新 “培养模式”,打造会计专博教育的 “贸大样板”;坚守 “育人初心”,为会计行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军者。

陈德球在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启动仪式时指出,会计是经济决策的重要支撑,财会监督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兼具深厚理论素养、卓越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端会计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在启动仪式上,学校领导与校外嘉宾共同启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这标志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开启了新篇章。

国际商学院院长邢小强主持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介绍及校外导师聘任仪式。邢小强指出,国际商学院将围绕“国际化引领、数智化驱动、产教研协同、服务化支撑”理念,全力建设好会计专博项目。

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祝继高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博项目的建设情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24 年 9 月获批全国首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会计专博项目以培养国际化、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端会计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战略与人才强国需求,根据学校办学优势,设置“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分析”、“ESG与审计监督”与“资本市场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三个培养方向,采取“校内导师组+校外导师”的培养模式。

在校外导师聘任环节,学校领导为6位校外导师代表颁发聘书,并向为会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倾注心血的各位校内外导师表示衷心感谢。
德勤中国副主席吴卫军作为会计专博校外导师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博士生培养要围绕 “学为求知、学为实干、学为社会交往、学为做人” 的目标。他代表校外导师承诺,将助力学生成长,发挥校外导师 “垫脚石”的作用,并祝愿学生学业有成。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陈士勇作为首届会计专博学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从北大会计硕士到贸大会计专博的求学之路,并结合中交集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 实践,提出三点与同学共勉:永葆求知之心,勇攀学术高峰;树立问题导向,勇于跨界探索;深化交流借鉴,拓展国际视野。

会计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研讨会环节由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国强主持,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党委书记、所长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茅东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叶康涛,国际商学院教授张新民先后做主题发言。

刘力云从选择实践真问题作为研究题目、加强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提升文字写作水平、优化培养方案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对会计专博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

茅东萍以《在新时代内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为题,介绍了内审人才培养的相关实践经验,强调审计人才需提升政治素养、夯实专业能力、塑造职业精神、坚守纪律底线。

叶康涛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会计高端人才培养》演讲中探讨了会计专博的培养定位,并指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下人才培养要注重业财深度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基于中国文化的财会实践。

张新民以《AI 冲击下的会计教育》为题,指出传统会计教育不足,提出 AI 时代需聚焦创新能力,强调会计教育改革需整合社会资源,聚焦 AI 无法替代的专业技能,为 AI 时代会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指明方向。

在圆桌论坛环节,国际商学院教授钱爱民担任主持人,与参会嘉宾围绕“校企合作赋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议题展开讨论。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党委书记胡咏华立足审计领域实践指出,在当前复杂的资本市场环境中,学生需同步夯实理论基础与提升实践能力,以具备解决复杂审计问题的核心素养。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李连清的发言聚焦人才核心能力与校外导师作用。他认为,优秀人才需兼具洞察力、推动力与创新力,而校外导师可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 不仅能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还能助力学习成果落地转化。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孙璀结合在建筑行业的长期工作实践指出,高层次人才需具备跨学科整合、战略性业财融合等核心能力。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产学研用的平台,促进了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界等各方在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上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分享。本次活动将助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博项目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撰稿:赵宜一 审稿:祝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