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校领导首讲“校博馆里的思政课”,在回溯历史中理解中国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9日 编辑: 刘海军

校新闻网讯(档案馆/校史馆/对外经贸博物馆供稿)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历史与思政课的同频共振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突破口。对外经贸博物馆将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校博馆里的思政课”文化品牌,通过时空对话和价值引领育人铸魂,引导学生坚定自信,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构建博物馆文化育人新格局。10月1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锋教授以《古道驼铃入画卷,宝船洒香越海洋——“一带一路”与丝路精神》为题带来首场“校博馆里的思政课”。


在课上,张小锋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的历史脉络,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演变、兴衰变迁切入,详细阐释了“一带一路”发展的先决条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他结合张骞凿空、苏武牧羊、郑和下西洋等经典历史故事,生动讲述了古代先贤在对外交流中的开拓精神、坚韧意志与爱国情怀,让师生在回溯历史、触摸丝路遗存的过程中感受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并在其中“读懂中国”。

张小锋强调,对外经贸博物馆作为承载学校发展记忆、传承经贸文化的重要阵地,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他鼓励师生从校博馆的馆藏中挖掘对外经贸史的独特价值,从历史智慧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明确作为“贸大人”的时代使命,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校博馆里的思政课”巧妙地将“距离感”转化为“亲近感”,学生们不再是隔着书本遥望历史,而是站在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藏品前,聆听历史的故事。档案馆/校史馆/对外经贸博物馆馆长周晨萌表示,博物馆将进一步挖掘文化育人元素,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吸引力,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经贸人才。(撰稿:徐雅晖 摄影:胡怡 审稿:周晨萌)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