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校团委供稿)2017年8月27日至9月4日,由我校与对口支援高校新疆石河子大学联合组队的全国首个赴格鲁吉亚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圆满完成田野调研、课程学习、考察拜访等任务。他们了解丝路文明,发现贸易产品及机遇,并通过丝路宣讲、文化互动、电台访谈等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丝路精神,用青年的敏锐、活力、热情与担当开启丝路新途。
格鲁吉亚社会实践是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主题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以独特的“走出去”视野和跨国学习调研,推动学生了解国家文明、寻找贸易机会、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丝路精神。实践团队由我校团委办公室主任陈玲、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谢双全,来自我校国际商学院、外语学院等的7名学生与来自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等的3名学生组成。团队出行活动得到了我校教务处、国际处的大力支持。
内容丰富的学习课程

实践团成员在黑海大学
此行的对接高校是格鲁吉亚国际黑海大学。作为一所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级商业人才的高校,黑海大学以其精巧优质的教育教学、配套完善的服务系统著称。首堂课前,校长llyas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认为青年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去年与我校签订的合作框架下,此次活动将有助于探索更为密切的中格高等教育关系。
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包括格鲁吉亚经济、酒业发展现状、法律环境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课程。团队成员了解到,俄格战后以红酒为带动的出口贸易和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格新时期的经济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脚踏实地的田野调研
田野调研
赴格后,实践团最重要的任务是开展针对各个行业的田野调研。他们此行先后调研了Chateau Mukhrani葡萄酒厂、格顶级门窗装饰Dio公司、格境内唯一可口可乐厂、Zearischacha酒生产厂以及Geosteel钢铁生产厂。
在葡萄酒厂,队员们了解到,相较于世界知名度更高的法国葡萄酒,格鲁吉亚葡萄酒具有品质高、价格低、酒种丰富的多重优势,但碍于过去的对外宣传较弱,在全球葡萄酒尤其是高端酒市场的占有率较低,因此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在Dio公司,实践团队仔细访谈了公司管理层,发现该公司属于典型的来料加工企业,其优势在于选料均选自全欧最佳产地、外观设计独特、制作工艺精细、呈现品质高端,劣势在于产品因品质保障而普遍价格昂贵、保修人工成本高昂、产量较低出口额不高。该公司对中国市场表示了浓厚兴趣,表示在人工成本难题能解决的情况下,愿意大力发展深入的对华贸易。
在可口可乐厂,团队一行观摩了可乐灌装全过程,了解到该厂产量能达到每小时一百吨,所生产的饮料产品主要满足本国及邻国阿塞拜疆的听装饮料需求,是高加索地区极其重要的可乐及相关饮品供应商。工厂车间精致、占地面积小,但其高水平的自动化和高效生产能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投产仅两年的chacha酒生产厂,大家深深感到了产品创新的魅力。作为一种由葡萄酒酿制剩余的葡萄皮酿制而成的无色酒种,chacha酒本身历史悠久;在此基础上,该厂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意,将酒瓶、酒杯设计为内含葡萄形状、装满红葡萄酒、外灌装chacha酒的样式,结合格鲁吉亚手工业的精细传统,呈现出视觉震撼的产品样式,让人直观感受到酒品形成机理。截至目前,因为物流原因,格鲁吉亚该行业还未开发对华贸易。这也是此行发现的一项重要贸易机遇。
在钢铁厂,由于发展中国家钢产过剩对其冲击较大,作为格境内为数不多的制造业厂商,该厂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田野调研中,同学们深入格各个行业,与管理层、员工层广泛接触深入探讨,以中国青年的视角为格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计。
别具匠心的宣讲街演
宣讲街演现场
此次格鲁吉亚的行程中,团员们还组织了两项重要活动,一项是面向黑海大学师生的“一带一路”倡议介绍,一项是面向格鲁吉亚民众的中国文化街头互动。
团队成员在准备期间,形成了对于倡议介绍的共识——不应仅仅从概念上介绍,还应该从视觉上、感受上让格师生形成对倡议的理解。于是,在介绍中,团员们运用PPT、视频介绍了倡议的概况,就青年参与一带一路的感受进行了个性化宣讲。在互动环节,团员向格师生展示了热情曼妙的新疆舞,欢乐的气氛引来刚下课的学生的观看和追捧,一位格籍学生还自发上台学习表演中国舞蹈。最后收尾的一首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也让大家兴趣盎然。
街头的文化互动挑选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广场一角,大家拉灯笼、摆茶具、编中国结、吹葫芦丝、用筷子玩夹青花瓷珠的游戏、围绕中国特色话题让民众猜灯谜、和民众一起用毛笔书写“一带一路”。对于格鲁吉亚民众而言,中国一方面是一个逐渐强盛、在世界上话语权逐渐增大的国家;另一方方面则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绝大多数格鲁吉亚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基本停留在中国功夫和大熊猫上。在时间不断被延长的街头互动中,很多民众被充满中国元素的摆件和礼品吸引,和队员们聊天、攀谈,用话语触摸着中国脉搏。还有不少来自伊拉克、伊朗等国的在格工作民众,和队员们聊起中国的城市美景、舞蹈以及美食,表达出对中国的向往。这场街演虽然只有不到四个小时,但却用青年力量种下了中格友好的种子。
惊喜不断的考察拜访
团队在格鲁吉亚考察实践
在格期间,给团员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对中国驻格经参处参赞万连坡的拜访、对华凌中国城的走访以及在JAKO电台接受的专访。
在格期间,团队成员代表拜访了参赞万连坡,后者高度赞赏了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认为这种方式对于增强两国民间交往的作用巨大。团队成员通过万连坡的介绍了解到格鲁吉亚经济结构不完整、农业生产相对滞后、商业不发达、物流匮乏等现状,也了解到格鲁吉亚旅游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潜力大、营商环境优良等特点。自称为“半个贸大人”的万连坡,结合自身参与改革开放的经历,鼓励大家要将这种民间交流交往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要通过研究中格相关问题投入“一带一路”宏伟建设中。
华凌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我国新疆的民企,是格鲁吉亚外商投资额最高的企业。集团驻格公司党委书记王生新亲自向到访团队做了介绍,他从格鲁吉亚的地缘及营商环境、华凌的发展历史和战略站位、华凌在格的概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谈到,一带一路政策形成的重要基础是中国与全球的贸易关系已经完全建立,由贸易链带动的政治文化联结将中国与世界形成更加统一的整体。格鲁吉亚在中国对欧贸易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作用。今年签订的中国对格自由贸易协定更加巩固了格的战略地位。华凌的区域探索是目前一个成功的案例,但如果有更多的企业聚柴成薪,势必将为祖国的发展打下更好基础。华凌在第比利斯的商贸城也将于今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届时,这里将以中国笔法书写格鲁吉亚商贸新历史。
JAKO电台全天24小时播出介绍中国文化的格鲁吉亚语节目,是第比利斯收听率最高的电台,电台负责人柴春龙向团队代表详细介绍了格鲁吉亚的经济文化情况,作为一个传播中国的媒介,电台充分利用各种在线媒体平台投放优质节目。听闻实践团的来访,电台连续安排录制了两期节目,就学生们在格期间的学习生活感受、中格的同与不同进行了深度探讨。曾经在中国学习过中文的电台主播Salome流利的中文以及对中国的喜爱也深深感染了大家。
开启新途的丝路青年
实践结束后,我校队员感受颇多:张明睿、邹卉颖、姚羽思、李家逸从行业着眼,对格基础发展建言献策;李仪佳和袁伊玉认为青年一代的一带一路实践虽力量微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虎认为文化交流任重道远,青年一辈当披荆斩棘。
此次格鲁吉亚之行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喜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一次绝对近距离感受“一带一路”的机会。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建设中,民心相通最需要时间积累和众人聚力,青年作为求知和热情的代名词,理应用实际行动,力所能及地投身国家建设。虽然此次格鲁吉亚大学生社会实践告一段落了,但从实践中带回的国家体悟、贸易发现、交流成效将作为一份丝路青年们开启新途的宝贵财富。未来,我校将开辟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实践项目,汇聚青年力量,践行国家战略。“一带一路”,青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