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都教育2025-09-03)
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北京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威武雄壮的阅兵式激荡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伟大抗战精神凝聚起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建功新时代的强劲动能,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1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深刻、掷地有声,带领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表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振奋、倍受鼓舞,历史的回响昭示未来,只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我们才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9月3日清晨拍摄的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表示,伟大旗帜指引前行方向,历史丰碑映照复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恢弘的历史视野和坚定的民族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了磅礴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表示,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讲话,既回顾了伟大的抗战胜利,又宣誓了不畏艰险的决心以及中国人永远追求和平的初心,作为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今后要继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贡献更大的力量。
志愿者代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梦尔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强调和平的珍贵与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意义,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无数英雄在前线奋战、无数同胞在苦难中坚守,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安定与尊严。

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张晨 摄
2高度赞扬阅兵仪式历史意义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表示,“九三大阅兵”是我国国防现代化成果的集中展示,展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力量,向世界宣示了战无不胜的“真理的力量”,令人倍感鼓舞。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启鸿表示,庄严肃穆的军容、铿锵有力的口号、恢宏雄壮的气势、精良的武器装备令我热血沸腾、震撼不已,这次阅兵活动,彰显着党威、国威、军威,展现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人倍增自信自豪。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存良表示,这次阅兵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向世界郑重宣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决心,这不光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直击灵魂的洗礼。

合唱团成员挥舞旗帜。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广场合唱团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秘天宇表示,作为广场合唱团的一员,在现场听到军乐团号角带来的热血沸腾,看到国旗护卫队整齐的劈枪放枪的震撼,感受到坦克经过时大地和空气都在颤抖,我才真正读懂旋律背后的重量,我们歌唱的曲子不再是简单的音乐,而是先辈们筚路蓝缕的见证。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退役士兵大学生彭文超表示,当受阅方队以笔直的队列、铿锵的步伐踏过广场,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当现代化装备阵列缓缓驶过,“东风浩荡、核震寰宇”的钢铁洪流不仅展现着今日中国的国防实力,更印证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已转化为奋进的动力。

抗战老战士在天安门城楼上敬礼。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3坚定不移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表示,从1945到2025,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国岫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使命,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员夏明睿表示,在肃穆氛围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深知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核导弹第二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助理王浩表示,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奋斗意志与北理工“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高度契合,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将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引领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在科研攻关中敢啃“硬骨头”,在志愿服务中勇当“排头兵”,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伟业。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辅导员杜文媛表示,听到三千多个青春的声音唱响英雄赞歌,深切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召,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广场合唱团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22级本科生黄乃鹏表示,作为广场合唱团成员,唱出的不仅是抗战的历史,更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响,我会把现场的这份震撼与感动,化作学习的动力,以青年之姿传承抗战精神,守护这份用歌声见证的和平与荣光。

预警指挥机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4自觉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时代使命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表示,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迎难而上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和不断前行的力量,牢记总书记回信嘱托,奋力建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教育重镇,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表示,学校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强化使命担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等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广场活动部副部长、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肖向荣表示,未来将坚持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以更高水平的创作回应伟大时代,以更饱满的热情奉献精彩作品,用文艺之光照亮前路,以文艺之力凝聚人心。

纪念大会现场放飞和平鸽。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院长吴长军表示,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杨宁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农业科研工作者当以伟大抗战精神为炬,继续攻坚克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筑牢农业科技防线,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更大力量。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本科生欧阳子昊表示,身为抗战老兵的后代,将把对先辈的缅怀、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刻苦钻研的动力,转化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用实际行动践行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

纪念大会现场放飞气球和和平鸽。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YJARV8RTFJq6gvoUubp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