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经济管理评论(EMR)公众号:(董秀成)董秀成:从石油大学到对外经贸,一位能源经济学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0日 编辑: 雨晴

(来源:经济管理评论(EMR)公众号 2025-10-16)

在国内高校中,总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或许不为大众熟知,却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熠熠生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董秀成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在能源经济与低碳转型领域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学者。


这位1963年出生的能源经济学家,自1985年步入职业生涯以来,已在中国能源战略与政策、国际能源市场和油气储备应急机制等研究领域深耕近四十载。

Part.1 跨越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

董秀成的学术背景呈现出工经结合的鲜明特色。他于1985年获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勘探系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系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这种由工入经、工经结合的学术背景,为他日后在能源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研究奠定了独到优势。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工业经济研究室,从助教做起,逐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他远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担任客座教授,这段经历进一步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2017年10月,董秀成从中国石油大学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一转变标志着他从专门的石油院校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对外经贸平台。

Part.2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贡献

作为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董秀成的学术影响力可见一斑。他在《Energy》、《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nergy》、《Energy Policy》等能源领域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SCI/SCI收录9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更深入影响到国家政策制定。他主持的各类科研项目达150余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作为首席专家,他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研究”。他还主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扩大我国油气战略储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天然气产业网络链一体化研究”以及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面向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工程的创新方法集成研究及示范”等国家级重大课题。

Part.3 从学术研究到国家战略

董秀成的研究兼具理论创新与政策价值,尤其体现在他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政策咨询的能力上。他主持的《“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研究》项目中,向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提交了资政报告8篇,其中获国务院领导批示2篇,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纳5篇。在油气战略储备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同样直接影响国家决策。他主持的《扩大我国油气战略储备研究》项目,向中央政府部门或单位提交了14份资政报告并被采纳,还两次受邀进入中南海为相关部门作报告。


                      

这一研究也获得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咨询服务报告类二等奖。除了科研和智库工作,董秀成还承担着丰富的教学任务。他为本科生开设“能源战略与政策”、“中国能源战略与政策”课程,为硕士生讲授“能源贸易与合作”、“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管理”,为博士生开设“能源战略与政策”课程。他已培养了大量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能源与低碳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商务。   

Part.4 连接学术与公众的桥梁

董秀成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担任多个重要社会职务。他是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副监事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他还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特聘专家、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咨询专家等政府咨询职务,直接为国家能源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斋学者”,董秀成十分重视学术传播与大众沟通。他长期活跃在媒体平台,作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经常就能源经济热点问题接受国内外重要媒体专访或采访。

Part.5 交叉融合的学术风格

董秀成的学术研究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特色。他善于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科学、系统工程与数据模型方法,解决能源经济领域的复杂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研究》中,他通过科学全面系统化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风险识别的科学方法,构建了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指数方法,在理论上有明显创新。在油气储备研究方面,他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对战略石油储备的政策问题进行了重构和设计,明确指出战略石油储备项目具有公共属性和私有双重属性。针对油气战略储备的最优规模、基地选址和存储方式,他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规划等经济决策理论,以科学模型筛选和策略体系集成为定量支撑,确保国家油气战略储备规划与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近年来,董秀成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到低碳经济领域。他担任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聚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国家油气储备政策和应急反应机制等重大问题。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他为国家能源安全领域尤其是国家能源储备和应急反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从中国石油大学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石油勘探的工科背景到能源经济的交叉学科,董秀成的学术轨迹印证了跨界融合的创新潜力。

他的经历表明,学术的价值不在于机构的光环,而在于问题的真实与方法的前沿。只要扎根重要领域、持续深耕,即使身处非传统强校,同样能在全球科研图景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全球学术圈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的出身而忽视你的成就,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Jc80hZvd_GlO_zkk77_JA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