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援派干部风采录 | 边永民:从课堂到法庭,步履所向是初心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6日 编辑: 赵文凤

【编者按】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一批批贸大援派干部教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奔赴西北边疆、雨林深处、基层乡镇,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克服困难、倾情投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授课经验、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到边疆基层,深深植根于受援地区的沃土,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为深入挖掘我校援派干部群体的先进事迹与心路历程,展示我校干部教师风采,党委宣传部联合党委组织部特别策划推出“援派干部风采录”系列专题报道,将笔触聚焦这些可敬可爱的援派干部教师,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汲取奋进的力量,共同凝聚起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磅礴伟力。


校新闻网讯(党委宣传部稿)边永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审判员,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可持续发展法研究中心(加拿大)客作研究员,国际法协会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法委员会委员,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线争议解决框架中国区学术机构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联络人。

直面挑战:从课堂到法院的身份转换

“能获得这一工作机会,我既感到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回忆起2023年赴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挂职的经历,边永民的语气中仍透着几分郑重。在此之前,她已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深耕多年,是学生眼中能把复杂法条讲得透彻的良师,也是业内认可的国际法专家。从课堂走向审判一线后,她的身份转变为“副庭长”“审判员”,需要直面每一起具体案件。

初到法院,边永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尽快适应身份转换,“要明确自身职责、熟悉法院的工作纪律与流程、掌握新的办公系统,向民三庭领导及时请示汇报工作,向庭里所有同事学习案件办理的方方面面。”民三庭以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为主,其中不乏大量涉外案件,与新质生产力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她分管的两个小组聚焦反垄断、不正当竞争与商标侵权领域,而两位审判长同时审理专利、著作权纠纷案件,她也得以全面接触各类知识产权案件。

勇担重任:以专业态度维护司法权威

在最高人民法院履职的一年间,参与疑难案件审理与法官会议讨论,是边永民最感自豪且心怀感恩的业务经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并审结的案件,代表着国家最高司法权威,每一份判决都承载着法治公信力。她坦言,身处这一机构,必须秉持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案件反复研讨、扎实论证,对判决书逐字修改、严格校对,既要对得起“审判员”这一身份,更要维护最高审判机关的荣誉。

“一些疑难案件,往往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变,期间国家的管理制度和法律都可能发生过变化,当事人自身也可能经过重组或合并,虽然主要是知识产权纠纷,但如果没有民法、行政法、公司法、刑法和有关程序法等知识,可能并不会完全胜任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这对于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在学校,只讲授两三门专业课程,在法院,我必须从案件审理的需要,适用不同的法条来解决不同的法律问题。”

除审理个案外,边永民还参与全国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导工作,并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开展合作。这些跨领域实践不仅拓宽了她的专业视野,更助力她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与实践水平进一步精进。期间,她曾赴浙江参加三知论坛,了解了当地法院对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案件的审理情况,浙江在智慧产业的领先性与发展活力,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WTO的DS611案件进行中,边永民了解到WTO对我国涉TRIPS的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争议的审理。“在挂职结束后,我得知,我们的主张绝大多数得到了WTO专家组的支持。”边永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忘初心:以实践硕果反哺育人事业

“在最高法挂职期间,我有幸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审判员。”边永民回忆道,“民三庭的庭长几乎总是全庭第一个到岗,常常我已下班,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这些同事中,有人身居要职,有人坚守审判一线,他们的自律与勤奋都给边永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在为法治事业拼搏,我没有理由懈怠。”

在办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还要考虑社会效果,力求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目标。这些实践经历,使她在业务上得到了更加全面的锻炼。

边永民在最高法一年的挂职工作,得到了民三庭领导与同事的高度认可。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民三庭的院长在她结束挂职工作时,亲自为她写了一段评语:“边永民同志挂职任民三庭副庭长后,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知识产权审判实务学习,较快融入了民三庭。其分管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民三庭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边永民同志在最高院的挂职经历也能为今后的法学教育工作提供裨益。”民三庭还为她举办了欢送会,同事们的暖心话语令她动容。

“我是很认真很用力地挂职工作的,我对得起这一年的挂职机会。我一定不忘初心,将挂职经历用于贸大法学院的人才培养,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

现在,边永民已经重新回到她热爱和熟悉的三尺讲台。在学院的支持下,她积极为学生寻找和安排实务教学机会,也将自己的实务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法官分析案件的思路。她有时会鼓励学生从事司法工作,“与其抱怨社会上还有不公平的现象,你可以自己去做法官,为社会贡献公平。每一场审判,既是对个案的裁决,同时也是对法治的弘扬和捍卫”。(撰稿:赵文凤 张沁楠 审稿:乔雪竹)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